回港上市融资90亿背后,中通快递与阿里的“面合心不合”
中通快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挂牌。在港上市后,中通快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A类普通股将与在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完全可转换。
根据公告,中通快递本次计划发售4500万股A类普通股,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18港元。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预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为98.10亿港元。其中约50%用于基础设施和产能开发(购置土地、车辆、分拣设备等);约25%用于赋能网络合作伙伴及增强网络稳定性;约15%用于投资物流生态系统(包括仓储、货运代理、零担货运、冷链物流等);约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上市首日中通快递高开11.93%,报244港元;当天10点,总市值已超过2000亿港元;日最高股价每股245.20港元,收市报每股238港元,较发售价每股218港元上升9.17%,股份全日总成交量约425.34万股,总成交金额约10.10亿港元。
不过,9月30日,中通随即下跌,最终报224.20港元,下跌5.80%。
后来者居上
这是49岁的赖梅松第二次敲响上市之钟。
中通快递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年内继网易、京东、百胜中国、华住集团、再鼎医药之后第六家回港上市的中概股,同时也是第一个在美国、香港两地上市的快递企业,还是目前港股物流板块市值最大的企业。
赖梅松的快递人生,再次被改写。
2002年5月8日,当时已32岁的赖梅松将创业目标,瞄准了快递行业,在上海成立了中通快递。
比起创业者的野心,市场是无情的。当时的快递市场已经趋于“饱满”状态,快递市场几乎已经被瓜分殆尽。1993年,聂腾飞与詹际盛成立了申通快递,经过近十年的经营,申通在当时已经声名鹊起;1999年,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创立了韵达速递;2000年,时任申通快递会计一职的张小娟与丈夫喻渭蛟共同创立了圆通快递。
由此可见,在当时互联网不太发达的时期,快递市场的用户需求也不太旺盛,行业“天花板”容易形成。这“三通一达”中,中通快递又成立的最晚,看似很难超越前者,中通快递在当时经常被“泼冷水”。
但谁也没有料想到,起步最晚的中通却成了成长最快的那个。
2005年,中通快递走出桐庐,走进北京、广东、长三角地区等一二线城市,成为第一个开通跨省际网络班车的民营快递企业。
随后淘宝诞生,网购迅速“火爆”大街小巷,快递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行业狂欢”。赖梅松紧抓这一特殊时期,着重于提高中通快递的业务量和营收,且颇有成效。
从包裹量来看,目前中通快递依然稳居国内快递行业榜首。招股书显示,中通快递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包裹量分别为53.71亿、69.7亿,同比增长29.8%。在市场占有率上,2019年中通快递市占率为19.1%,2020年上半年市占率为20.6%,均位居行业第一。
赖梅松:快递价格一定会回归
9月16日,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在“直链·开放·共生”中通客户服务日上表示,快递市场仍是遵循规模效益、网络效益优势,预计中通快递量在今年将达到170亿件。他表示,未来中通将逐步打造始发站点到目的地站点的直链网络,减少分拨次数,在90个分拨中心的基础上,还会在全国建设200-300个小型分拨中心。而在末端场景上,中通将在未来布局10-20万家门店。
谈到快递行业的价格战问题,赖梅松还表示,快递价格一定会回归。
近十年,各快递公司的价格,有目共睹的只增不减。当价格到达一定点,各公司又开始从“多赚钱”,转变为了“多抢占市场份额”。目前,快递行业低质、低价竞争是行业长期面临的问题,各公司开始打“价格战”。目前快递单票价格已开始“贴脸”,单票收入已进入2元时代,剔除跨境业务收入后,部分单票收入接近1元。
但“价格战”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可能会在行业内掀起短暂的波澜,但价格仍然飘忽不定。如赖梅松所言,“快递价格一定会回归”。如此看来,这里的“回归”,可能是“价格战”之后的恢复高价,也有可能是根据物价而言,回归其前几年的低价。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回归”,都可以看出赖梅松对中通快递战略布局的信心。
中通快递的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把获取市场份额作为未来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上个月发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中,中通快递表示,其目的在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25%。
不过,与同业相比,中通的短板也十分突出。
今年上半年,中通的单票收入为1.72元,同比下降10.1%;韵达的单票快递业务为收入2.36元,同比下降28.48%;韵达快递单票收入2.01元,同比下降36.19%;百世单票收入2.16元,同比下滑28.28%。由此可见,在“通达系”中,中通单票收入最低。
尽管市占率已经拿下行业榜首,但在营收方面,中通却远不敌另一位快递巨头——顺丰快递。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通快递实现营收103.2亿元,而顺丰速运营收高达71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韵达快递和圆通快递上半年营收,均在中通之上。
阿里怎么办?
谈及中通的未来,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阿里。
目前,快递企业的业务都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尤其是阿里的电商,中通快递也不例外。中通招股书显示,2020年6月,中通快递总包裹量中的90%以上都来自于电商平台。
中通快递在招股书里直言了这一状况的风险,“仍将受有关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重大影响”。为了维持并促进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中通必须适应阿里生态系统中各参与者的需求及规定,例如采用菜鸟网络发起的电子面单。而这些需求及规定,必定会增加中通的业务成本,同时还会削弱中通与终端客户的联系。
中通快递还表示:“阿里巴巴亦已向,并可能会在未来,向我们的竞争对手投资”,“阿里巴巴或会出于商业原因,鼓励其平台上的商家,选择若干其他投资对象,而非中通的服务”。以上两种情况,对于中通来说都是极其不利的。
9月1日,圆通速递曾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及张小娟夫妇向阿里网络转让1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喻会蛟和张小娟的总持股比例从53.65%,下降至41.65%,阿里持股则由10.5%上升到22.5%;9月21日,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德殷投资及实控人与阿里巴巴签署股权协议,阿里巴巴投资32.9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加上去年3月收购的14.65%股权,阿里巴巴累计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
如此看来,中通的担心的确是事实。阿里在快递行业的布局越来越大,中通对于其来说,或许只是其布局市场的一颗“棋子”,中通此次二次上市,也意欲摆脱对阿里系电商平台依赖,打造自身生态圈。
如今快递行业依旧火爆,市场需求只增不减,顺丰和“三通一达”仍然是中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和这些企业对标,无非是“价格战”或者“服务战”,方方面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此次二次上市,融资90多亿,等于给了中通充足的底气,同时也打压了顺丰和“三通一达”的信心。
对于阿里的这一系列操作,有观点认为,阿里很有可能要从以前快递行业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亲自“上场”了。中通与阿里的关系,也越发的若即若离。
目前,阿里共持有中通8.7%股份,仅低于赖梅松及Zto Lms Holding Limited持股。此前,中通于2018年5月与阿里及菜鸟网络达成合作,阿里以13.8亿美元(约合94亿元人民币)取得中通10%股权。
这意味着,中通快递上市首日,阿里大赚61亿元人民币。
相关文章
-
李开复:未来几年,中国最赚钱的工作是什么?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29 -
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29 -
科学家为什么钟情艺术?因为数学和绘画、音乐有相似的美感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20 -
价格上涨“劝退”用户,奈飞为何逆流而行?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18 -
王思聪“股权遭冻结”又上热搜!王健林当初给的“练手资金”还好吗?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18 -
滴滴宣布开放城市交通指数数据集 助力交通领域科研发展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18 -
A16Z合伙人:那些“连错都谈不上”的技术预测
文章来源:老铁商城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