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诞生
音乐不是核心
情绪才是
这是一句常常被说到的话,也是常常说完就忘的话。
用户需要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孔。
产品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诞生的,而很多时候,我们眼里只有产品,追求更好的材料、更新的技术、更加花里胡哨的功能,却忘了用户最基本的需求。
那用户听音乐背后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2014年,Spotify通过深入地研究了15亿份用户生成的播放列表,发现用户听歌的每一个时刻都有明显的情感变化移动轨迹,音乐反映着人的情绪。
Spotify开始针对这一有趣现象建立不同的歌单。当你在工作日的早上打开软件,你可以选择“工作”、“完美一天”、“为新一天做好准备”等歌单,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悲伤”、“伤心”等歌单。
但是这远远还不够,Spotify不单单在挖掘用户的情绪,还想我们变得更好。
当你情绪低落,在播放悲伤的歌曲时,软件会逐渐给你推送放松、幸福的音乐,帮助你恢复。当你选择“工作”歌单时,在一开始可能会感到压力,但随后会变得更专注。当你选择“健身”的歌单时,刚开始会感到慵懒与抗拒,然后变得更加积极......
音乐不再是产品,倾听及其附加于其上的情绪、行为数据才是。Spotify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帮助人们感觉良好的平台。
上一篇: 瑞典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
下一篇: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它是否有商业的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