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
瑞典的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月活跃用户仅有2.86亿,不到腾讯音乐的一半,市值却是腾讯音乐的两倍(腾讯音乐的市值仅为263.38亿美金,Spotify的市值却高达483.97亿美金)。
Spotify付费用户人群有1.3亿,付费率高达45%,腾讯音乐仅有6.2%,而苹果iTunes无论是付费用户还是活跃用户都只有它的一半。
这样一个力压腾讯音乐与苹果iTunes的产品到底是如何打造的?
主要策略是增长
而不是最大化收入
面对一个非生活必需品,我们该如何推向用户?
太多的企业家习惯性上来就一顿介绍,把所有的优点都讲一遍,恨不得你马上掏钱。
每月一看报表,大量的投入、极低的成交量让人陷入了沉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是状态不好?是穿着不宜?还是产品的卖点没讲明白?
太多的企业家过于急功近利,恨不得马上能从用户兜里把钱一张张往外掏。
2008年刚刚成立的Spotify所在的行业就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此时的iTunes已经问世5年,牢牢占据着美国数字音乐销量近69%的份额。按理说,Spotify没有一点点胜算。
与iTunes每首歌单独付费不同的是,Spotify为所有用户提供免费音乐库,前提是用户需要接受广告推送。这对于2008年的音乐行业来说,确实前所未有,让不少的用户体验到了“听歌自由”。
“我们的主要策略还是增长,而不是最大化收入。”
作为一个行业的新入局者,Spotify没有选择与竞争对手拼价格、拼曲库,而是凭借免费的模式,获得了大量的用户。Spotify其实玩的是市场份额的游戏,先吸引用户使用产品,扩充自己的用户群体,直至成为行业主导者,最后再考虑盈利。
等你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还会怕没有变现的方式吗?
但是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总是太着急,恨不得把让用户第一眼就掏出钱包。
Spotify为用户提供了超预期的体验,让他们无法拒绝在试用免费服务后成为付费用户。不过用户并不是为了某一首歌买单,而是9.99美元包月无限量供应,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Spotify创新性在音乐行业运用“广告+付费”相结合的模式,让广告商成为音乐付费者,而互联网的强大覆盖范围让9.99美元的价值被无限放大,最终实现规模效应,这可比单独一首首卖歌赚得多的多。
事实也是如此,Spotify只用了1年时间,就把付费用户数从0上升至100万。
Tips:用户价值高于商业价值,当满足用户需求之后,企业也将获得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