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结束了吗?
1
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在纽约签署。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松了一口气。
在此之前,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摩擦已经逐渐升级。尽管日本快速启动了金融市场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来回应美国的责难,但依然没有解决强势美元和贸易逆差这两个美国人的心病。
老大哥依然在频频的找日本麻烦。从美日财政部长会谈上贝克对竹下登的威胁,到美国参议院以92:0的悬殊比分通过了对日本实施贸易报复的议案,类似的事情简直没完没了。
终于,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开始升值,而且是一口气升了20%。中曾根觉得,这下美国没什么好说的了吧?
他太天真了。
此时在美国,对美日贸易的反对声音已经从政界扩散到商界,甚至是学术界。这不再是一场政治博弈,而是美国上下空前一致认定的“大麻烦”。
在政界,仅仅1986和87年两个年度,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就分别举行了69次和31次关于日本的听证会,主题多带有“不公正贸易”的字眼。在此期间,反日议员层出不穷,成为当时美国政坛的一种“政治正确”,过去二十年支援日本、扶持日本的风气荡然无存。
在商界,嘉碧乐汽车公司总裁李摩根和小松制作所竞争失败后,联合斯坦福大学教授所罗门起草的《摩根报告》是 “美元日元委员会报告书”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在关西国际空港投标失败后,美国温斯顿建筑公司总裁拉着参议院议员马科斯基去日本转了一圈,回来立马就成功的说服了后者提出法案,取缔了在美国建筑市场上的日本公司。
拥有了国际竞争力的日本企业成为了美国公司的“眼中钉”。后者就算是在正当的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也并不甘心,总觉得日本人是因为政府保护才有了这样的竞争力。
而学术界,则在自由贸易的辩论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日本威胁论”。在一本名叫《即将到来的美日战争》(The Coming War withJapan)的书中,作者乔治弗里德曼认为对国家安全的追求、经济竞争、以及对控制市场和资源的渴求会让美日政治矛盾彻底爆发。其他一些学者则纷纷反思日本看似市场经济,实则由人际网络支撑的封闭社会,会让官民一致对外,从而轻而易举的打赢不受官方保护的欧美企业。
总之,日本人终于发现,妥协只会让美国人得寸进尺。如果不是日本人后来自己“作死”,引发了巨大的资产泡沫,恐怕美日的贸易冲突还会延续很久。
2
中国现在面对的“贸易敌意”,有没有到当年日本的程度呢?
应该说,还差得远。
这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当年日本不但已经是一个内需饱和的发达经济体,而且还成功的进军海外,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与此同时,日本的内需市场是政府保护色彩最浓厚的市场。浓厚到什么地步呢?1991年,美国大米种植协会会长带着种子来参加日本的农产品展览会,结果农林水产省公务员立刻把他赶了出去,并扬言要派警察逮捕他。
因此,一方面日本的内需市场全球其他地方的企业插不上手,另一方面日本的企业却在积极进行海外扩张。这一来一去,难怪要惹得众怒。
幸或不幸,中国企业面临的现状还不至于此。
中兴事件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企业还需要大量依赖海外的技术;国人的出海爆买则证明了中国的内需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地步;而除了家电、手机等少数行业之外,中国企业在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因此,尽管有人惊呼美国政坛中的“亲华”派正在迅速减少,但在商界,大量的公司还是在试图进军中国市场的。退一万步讲,至少他们还没有体会到中国企业的威胁。
政经不分家。当两国的经贸合作还有拓展的余地时,谈判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各退一步,重新合力做一块更大的蛋糕。
所以,当中国政府拿出能源和农产品的大礼包时,正中特朗普票仓的下怀。想必昨晚美国的西德克萨斯州和伊利诺伊州人民,大概在敲锣打鼓、彻夜庆祝吧。
3
那么回到标题,中美贸易战结束了吗?
中国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强大,走出去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当海外的企业巨头们切实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威胁时,Round 2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4
1983年,七国首脑峰会在威廉姆斯堡召开。
拍纪念照时,刚刚上任日本首相没多久的中曾根堂而皇之的站在了美国总统里根的身边,甚至比“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离里根还近。
这个精通英文、与里根互以昵称相唤的日本人,似乎是在以这种强势的姿态向国际社会表明——“日本是西方社会中成熟的一员,平等的伙伴”。
那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