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生产芯片,这事靠谱吗?是不是富士康也能生产?
我们对于比亚迪的认知首先来自于汽车,似乎和芯片没有半毛关系,其实比亚迪造芯片已经很久了,只是他主要研究的是汽车芯片,因此很少被媒体所关注。
芯片好造吗?
提及芯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华为与中兴,在遭受制裁之后,华为甚至要退出高端手机市场,可见对中国影响之大。华为在失去台积电之后,中芯国际也遭到美国的制裁,在14nm技术上恐怕也要受阻。
中芯国际在芯片技术上已经发展多年,2009年就在上海建设第一座芯片工厂,之后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甚至与台积电等顶尖芯片巨头的差距不超过5年,然而在遭到美国制裁后,其芯片制造技术可能要倒退3-5年。
目前能够完全国产的芯片技术只有40nm技术,即使如此,良品率也不是很高。遭遇险境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离先进的芯片技术差距依然很大。
早年中国的芯片技术并不落后,甚至和世界先进水平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黄昆教授从英国回来之后开设了半导体物理学,中国之后的半导体人才济济,包括甘子钊、秦国刚、夏建白等好几位中国科学院士,均出自黄教授这里。之后在黄教授的主持下,我国建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用还原氧化锗的方式,拉出了锗单晶。1983年把256位MOS随机存储器的最高批量成品率提高到了当时国内前所未有的水平。
所以早年我们的芯片技术并不落伍,可是随着国内局势动荡,国外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尤其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他们从国外直接引进最先进的晶圆生产线。台积电更是依靠为英特尔等企业代工,实现规模上的优势。
只要拥有足够的资本与人力,造出高端芯片只是时间问题,早年造芯片属于企业行为,在没有国家帮助下,很难有远大的“抱负”,在前期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很难一门心思地做芯片技术的研发。
芯片不属于开创性技术,属于工程性技术,也就是说只要花费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虽然芯片技术火热,但是芯片技术的从业人员工资普遍不高,随着制裁的加深,目前芯片人才的薪水待遇才有所提升,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目前我们芯片研发,已经获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但出台了优惠的土地、人才、税收政策,另外还承担了部分的前期投资,比如中芯国际武汉工厂,前期全部投资由政府负责,中芯国际负责后期运营工作,等时机成熟,中芯国际还可以回购股权。这为中芯国际减轻了债务的压力,能够实现快速投产。
所以只要我们有决心,芯片没有突破不了的技术。
比亚迪造芯片靠谱吗?
首先说比亚迪造芯片不是心血来潮,起步时间比华为还要早,只是比亚迪早年一直关注汽车芯片,所以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那么比亚迪的芯片技术如何呢?目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我们所说40nm、14nm、7nm是指芯片的制造工艺。晶体管之间的沟道越短,也就意味着传递信息速度越快,所以要想获得更高性能的芯片,因此要求芯片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微小。
当然芯片是不可能一直小下去,当芯片小于原子直径,也就是0.1nm的时候,就要进入量子领域。我们所熟悉的物理学规律就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牛顿万有引力就不好使了。
那么芯片是不是非要这么小呢?也不一定,其实我们把芯片造小的原因是想要更好的性能,如果性能能够达到,我们为什么还要造那么小的芯片呢?
目前硅谷Cerebras公司提出了大芯片技术概念,把现在手机当中存储、运算、图形处理等芯片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虽然单个芯片看上去增大了,但是手机所占体积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性能要超越之前的小尺寸纳米芯片。
我们知道芯片越小,出错的几率就会越大,大芯片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设计更多的冗余,减小芯片出错的概率。
目前比亚迪也是遵循这一思路,我们不会一味追求芯片的小尺寸,只要性能能够达到要求,就完全可以满足使用。
目前富士康也提出了造芯片的计划,而其完全是低端产业链的代工厂,这些年并没有在芯片上有所投入。所以虽然都是大型的制造企业,但是其本质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富士康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而比亚迪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