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代发包收录,纯手工外链代发就找老客外链吧

站长新闻

您的位置:老客外链吧 > 站长新闻 > 科技 >

小米的成功,在于雷军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创了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文章来源:环氧灌浆料 作者:环氧灌浆料 人气:15 时间2020-09-10 15:25:58

创业没有试试看,要么100%,要么就是0。

 

雷军创建小米,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所以,从一开始,雷军就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小米是我不能输的一件事,我无数次想过怎么输,但要真是输了,我这辈子就踏实了。”

 

以他过去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人脉资源为基础搭建的明星效应,能否带到市场,是不是每个人都买账,他心中自有一本账。

 

小米是一个梦想,梦想总会伴随着伟大的奇迹。从创办了小米,小米的创业团队和第一批员工共56个人,大家一起投了1100万美元。雷军投钱,大家应该不惊讶,但很多员工都投资了小米,而且是跟VC(风险投资)一样的价钱。1100万美金不是小数字,是小米所有员工自己的血汗钱,这也说明了大家对小米的认可。

小米的成功,在于雷军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创了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认真做手机,拉着客户一起干,在网上卖,因为量不够,大家排队。”雷军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形容小米手机研发与商业模式。

 

“粉丝经济”的创新改变了电商狂砸广告的固有模式。小米科技走的是网民最能接受的电子商务路线,不同的是,营销渠道移到了微博上,省下了广告费,也搭着我国微博用户数量急速攀升的便车,赚足了关注的目光。

 

雷军坚定地说:“我们不在乎有人骂,只要有口碑,就会有不少人夸我们好。”

 

2011年8月16日,雷军以一种最高调的方式发布了小米手机,这也是小米手机迈出的最重要一步。

 

“高性价比”、“秒杀”,甚至“饥饿营销”、“期货手机”,雷军用自己的好奇心推动着小米科技不断前行的同时,雷军也充分利用和挑战消费者的好奇心,所以,小米科技成立以来一直话题不断。

 

雷军之前的战略布局也开始发挥作用:小米手机承诺每周更新操作系统MIUI;米聊成为小米手机的主打通讯产品;而雷军投资的凡客诚品承担了销售和物流的重任。

 

一年来培养的MIUI用户如今成为小米手机的铁杆粉丝,小米手机的工程机很快被抢购一空。

 

雷军说:“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出现。在我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仅编程语言,我就用过BASIC、MASM、Pascal、C++、VBA、Delphi、Java等。需要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各种新的东西,才能在未来的几十年职业生涯中不落伍。”

 

他喜欢把小米科技称为一家“铁人三项”公司,即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则是两把“利剑”。在小米的身上,处处可见由好奇而诞生的思路,由新思路而产生的新模式。

 

雷军最津津乐道的当属基于安卓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MIUI操作系统。小米最早使用互联网研发模式,每周在线更新系统程序。虽然每周要花费2天规划、2天写代码、2天做测试,难度系数很高,但他坚信这是一场“软件工程的革命”,为的就是提供更独特、更便捷的应用体验。“手机市场这么大,每个人都用手机,1%的需求量都是大需求。”

 

个性主题、百变锁屏、自由桌面,让每位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改自己喜欢的系统样式,让结构更加简洁明了;字号更改、群发短信自动添加称呼,重新设计信息和电话的布局,大大方便了不同用户的日常使用。

小米的成功,在于雷军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创了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但刚开始,小米手机并没有帮助雷军成为“雷布斯”,反而是各种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让雷军焦头烂额。发布后仅仅数日,小米手机的预定数量就超过了30万部。这也让雷军以及他旗下的小米手机达到了巅峰。

 

可随后就从小米手机的上游厂商传出消息,雷军只订购了一万枚芯片,真不知道这个30万的销售数字是从何而来?

 

小米手机被曝存在严重的掉漆及后盖变形等质量问题,重启、漏光、电池没专门座充等一系列问题,许多网友质疑小米手机一切皆为炒作噱头,实难摆脱山寨机的阴影。没有被注意到的售后环节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由于小米手机全部采用网络发售,并没有实体店,这也让买到小米手机的消费者遇到问题时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法。

 

对于雷军来说,内忧还没有解决,外患又找上门来。就在小米手机发布以后,华为立即抛出几乎相同价位、同等配置手机,而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也纷纷开始对此发力。

 

除了这些意料之外的挑战之外,雷军发现自己“以互联网思想造手机”的观念,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自从谷歌开始造手机之后,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转型的重要阵地。2011年底,Facebook和百度也相继推出自己的手机。在这些互联网大佬的沙盘上,通过手机锁定用户是从互联网过渡到移动互联网最锐利的武器。

 

过于成功的发布让用户对小米手机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从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雷军把这种压力当成了动力,甚至还把这些负面看作是一种激励,从而进一步改进产品。

 

与消费者做朋友,这是最关键的。在雷军看来,只要把事情做好,消费者就一定能认可。事实也证明,小米卖了那么多手机,基本不打广告,也没有渠道,如果口碑不好,这个公司早就死了一万遍了。把产品做好,与消费者做朋友,不树敌,这是雷军及其小米成功的关键。

 

小米公司的企业思想是不树敌或者少树敌,但是避免不了在某些具体业务上跟同行有一些竞争,即便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竞争,雷军及小米也尽量采取“化敌为友”的策略。最终,小米有惊无险地经过了初期的坎坷。

 

小米的成功,甚至超出雷军的预料,他也没想到会有那样的成长速度。一开始他认为卖30万台就不错,后来发现卖200万台也很轻松,再后来认为卖到400万台就可以裸奔庆祝了,最后的结果则是719万台。

小米的成功,在于雷军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创了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当然,小米不能复制的一点,在于小米的创新。小米模式是互联网手机系统化的创新,不能单独讲某个创新,这里有很多创新点。比如小米是第一家把手机这个“黑盒子”打开的,告诉用户用了什么芯片、什么显卡、什么屏、什么电池。以前国产手机是不拆机的,小米鼓励同行拆机,开创了手机元器件透明化。小米还开创了卖工程机的先河,把用户引入到整个研发流程来,从硬件开始就让用户参与设计。MIUI软件更是让“米粉”自己参与,完全是互联网模式开发。还有互联网形式的传播,成就了成功的小米微博营销案例。

 

小米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小米的“米粉”。“米粉”是小米粉丝的昵称,是小米成功之路中的重要一部分。小米发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米粉的响应。2012年9月20日小米手机MI2的工程机面世,小米邀请了1000多名资深米粉参与,请他们提供建议。有些第一代小米手机的用户并不清楚SIM卡必须被推入插槽底部才能正常读取,因此在小米手机1S中,小米听取意见,加了一个提示贴,告知用户。

 

雷军这样描述小米狂热的粉丝:“大部分粉丝心中对完美手机都有很多想法,但因为开发一款手机很难,他们许多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给我们提供意见,告诉我们希望在手机中集成什么样的功能。一旦我们能采纳并实现这些功能,他们就会乐于与好友们分享好消息。”

 

小米“人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业团队。几个合伙人都是来自各个领域最拔尖的人才,他们的追求是做最好的手机品质。

 

雷军的“小米科技”被不少业界人士解读为:正试图在中国复制一个乔布斯的“苹果”。但雷军非常坚决的声称,“小米不是中国的苹果。”

 

雷军举例说明小米做不了中国苹果的原因:

 

(1)苹果极简的道理堪称完美,只有走一条不同的路才有机会。

(2)互联网行业的规律:击败雅虎的不是另外一个雅虎,是谷歌;击败谷歌不是另外一个谷歌,是Facebook;做中国的苹果根本没戏。

(3)过几年再看,就会发现小米走了一条自己的路。

联系我们

在线服务 外链咨询 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juxia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