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华为和联想,同是民族企业差距在哪
联想集团在1995年底已经拥有12亿资产,3000名员工,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经营,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计算机企业,销售额达到67亿元,而当年的华为公司销售额仅为15亿元,不及联想的四分之一,与联想集团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名气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始终追求核心技术研发
众所周知,华为是国内的专利大户,尤其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可以说是国内的NO.1,也正因为这些专利技术,所以华为手机可以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而像小米等要走出国门却相对困难一点。
另外也因为这些专利技术,苹果、高通都要向华为购买专利,比如苹果向华为在去年就购买了700多件专利授权,同时高通也与华为达成专利交叉授权等,三星也有向华为购买专利。
但有意思的一个事情那就是,明明有这么多专利,国外的厂商都用得到,但是国内厂商,比如中兴、小米、OPPO等厂商都不用向华为交专利费?
其实要说起来,中兴与华为在几年前是打过专利战的,并且持续了好几年,之后经调解后,双方都撤了,和解了,不再打专利战了。
在2016年的时候,有记者问过任正非类似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华为没有对国内任何企业提出过专利问题?当时任正非的回答是,国内专利保护不太完善,等完善了再说。
其实这个原因应该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华为其实主要是不想向国内厂商收专利费,比如华为曾经开过超级快充的专利供大家免费使用就是明证。
任正非曾说,中国需要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民族企业走向世界,或许华为就想做那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而不是靠在国内向同行收点专利费吧。
但是对于国外企业,华为可是一点都不让的,与三星打专利官司一打就是好多年就是明证,也许这就是任正非口中所说的责任和担当吧。
在“贸工技”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在重要选择上惹众怒
在5G标准之战上,同样是高通的合作伙伴,小米这样对外依存度高的企业都投票华为,而联想却投票高通,这就是企业家的格局问题。
小米在有高通股份的情况下,且同样面临投票高通更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最终投给了华为,说明雷军及小米有一颗“中国心”。
当然,从小米的长远利益来,打破高通的垄断地位,支持华为突破技术封锁,也是符合长远利益的。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对立起来。从美国此次对华为、联想等提出调查情况来看,虽然说技术是无国界的,但企业是有国别的,企业的命运必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我们时刻须知,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所以,在跨国企业竞争的时候,有时候国家利益、国内产业利益等大利益往往大于企业或个人名誉等小利益。
先是同款显示器在国内售价比美国足足贵3倍以上,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不爱国、美帝良心等负面标签又一次被“坐实”。不但没能挽回颓势,反倒令联想深陷巨大的名誉危机。
联想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并非危言耸听。联想集团目前只剩下个人电脑业务这一张牌,这张牌也在遭遇侵袭。
随着惠普、戴尔在海外市场的反击,以及国内市场小米、华为等更具产品思维的竞争对手的加入,一旦个人电脑业务出现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业务可能会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