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如蜀道之难!华为可复制50年前三星做法,任正非:必经之路
华为业务总裁余承东表示,华为手机上半年发货1.05亿台,销售额高达2558亿元。华为手机本来可以在这些数据上超越三星,紧跟苹果,但因为接连升级的禁令,未能如愿。
华为可以设计出精密高端的芯片,但是因为技术受限,无法生产。目前5nm高端芯片的制造工艺,只有台积电和三星才有。
作为友商的三星是指望不上,但三星在50年前的做法,却可能被华为所复制。
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成就不俗,于2017年就拉下了英特尔,成为了第一。韩国在半导体领域起步比美国晚了整整20年,但是他们却能后来居上。而回溯三星的几十年,可以为我们带来启示。
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喆在1969年1月回国建立三星电子,就此开启了他毕生的芯片事业。而当时的芯片领域的高地早已被摩托罗拉、夏普等占据。
在1973年李秉喆冒着经济危机,加入濒临破产的半导体公司,推开了芯片的大门,后成立半导体公司。
1983年,在美、日在芯片领域竞争激烈时,李秉喆趁机建立首个芯片厂,开启了芯片制造之路。三星在1986年就挖走了东芝的生产部部长,后来以3倍工资挖走日本技术人员,并给予极佳的待遇。
三星的成功除了对人才的重视之外,还有对于技术的尊重,三星冒险收购先进企业、重金吸纳人才,经历多年的亏损仍旧坚持初心,在几十年的坚持下,终于抓住了机会。
对华为来说,造芯之路犹如蜀道之难。而任正非也对此表态,封锁只会让我们产生更强的求生欲望,它能让我们快速振奋起来,以求自救,坚持自主创新是变得强大的必经之路。
和三星一样,华为对技术渴求,对人才重视,华为像三星一样取得突破也将是必然。
当前,华为已经拥有了与海外毫不相关的技术:华为HiLink,华为在2019年提出“1+8+N”全场景战略,1指华为手机,8为华为PC机、平板等8个智能设备,N指N个智能家居,利用华为HiLink技术将它们串联起来。
具体表现可以从华为荣耀亲选上线的脊安适G5来看,G5搭载华为的HiLink技术,利用一台手机上的APP就能对机器进行全方位控制。
利用手机控制机器的开关、功能切换、工作时长等,可以起到像遥控一样避免机身按钮“盲按”的问题,而且手机作为一个随身携带的物件,和遥控比起来更为方便,操作起来更为直观。
不过华为并非要进入家电市场,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姿态与品牌合作,为他们提供华为的技术和渠道。而脊安适这些品牌都是自身具有极强竞争优势的品牌,能为华为的全场景智能生态布局助力。
G5与市场上常见的massage machine不同的是,它新增了“热敷”功能,与其他模式同时进行,可以更好的放松身体。
并且除了传统的massage作用外,它还有个纠正坐姿的作用。当使用者的姿势不端,机器会发出提示音,以纠正坐姿。
实际上,华为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云算法等领域都有所成就,趁着这个时期,集中发力稳住营收,为芯片事业稳定根基,似乎是个值得一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