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倒下后 满大街都是苹果三星手机?下一个国产骄傲会是谁?
众所周知,美国新一轮制裁来袭后,华为现在的处境十分艰难,无论是资本还是供应链都不看好华为能够在美国大棒底下毫发无损得生存下来。天风国际证券的分析师郭明錤在最新分析报告中直言:最坏情况是华为退出手机市场。
这一最坏情况确实非常有可能,因为华为9月14日之后就无法再获得芯片,一旦库存零部件消耗完毕,等待华为的只有业务停摆。
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华为手机退市之后,会发什么事情?
有不少华为用户表示,华为如果不出手机产品了,就重新回归苹果、三星,因为其他国产手机的品质都还不够好。
其实在华为还在做运营商定制手机的时候,国内的手机市场一直都是三星、苹果占领的,特别是在高端手机市场,完全只有洋品牌的份,国产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吃些残羹剩饭。
华为做高端手机品牌之后,许多原本苹果、三星的用户开始转向华为。
锤子科技创始人,那个扬言要收购苹果公司的男人——罗永浩,在接受罗振宇采访时说:“华为转化的大部分高端机用户都原本是三星的用户。”
如果华为手机倒下,以目前华为排名第一的市场份额,这些用户真的回归苹果三星的话,那国内手机市场可能又要回归到十年前的景象——满大街的苹果、三星手机。
那么其他国产手机品牌有没有可能接棒华为,继续扛起国产手机的门面呢?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吗?
1.小米——粉丝众多,资本看好,能否成为下一个华为?
最近华为前景堪忧,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华为跌倒,小米吃饱”。这句话已经在欧洲市场应验了。
在被美国封杀之前,华为手机一直是欧洲前二的品牌,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不过因为制裁的原因,今年二季度,华为手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排名滑落到第四,苹果、三星踩着华为爬上去了。
这两天,资本也对小米十分看好。中金上周上调小米集团目标价至30港元,重申“跑赢行业”评级。中金还表示,得益于欧洲和其他地区市场份额的增长,到2021年小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不过资本归资本,真正体验企业实力的还是技术。但是在对待技术的态度上,小米与华为相差极大。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做汽车,何必要会做发动机?”小米是互联网营销起家,对待技术的态度确实不如中兴、华为这样的传统硬件厂商。
小米去年研发经费只有75亿,占总营收的3.6%左右;而华为去年研发经费1317亿元,占总营收15.3%左右。
2. OPPO——专注研发,野心大,能否成为下一个华为?
如果说华为倒下,谁最蠢蠢欲动,那肯定要算OPPO了。在我做科技媒体职业生涯中,我十分了解OPPO是一家非常本分老实的企业,但是本分老实不意味着没有野心。
今天,据《科创板日报》从供应链获悉,OPPO智能手机正在加单,至8500万- 1亿部。供应链表示,OPPO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趁着华为手机在欧洲式微,赶紧抢占空缺出来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OPPO手机欧洲出货量于二季度同比增长41%,确实抢走不少原本华为的份额。
另外在对待技术的态度上,OPPO与华为很像。OPPO去年研发经费超过100亿,虽然不如华为,但是研发成果却不容小觑。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知识产权数据显示,OPPO今年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925件,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为2772件。去年,OPPO还以1927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跻身全球国际专利世界前五的行列。
此外,OPPO也启动了自研芯片项目——“马里亚纳计划”。今年初,OPPO CEO特别助理发布内部文章《对打造核心技术的一些思考》,文中提出三大计划,涉及软件开发、云,以及关于芯片的“马里亚纳计划”。
随后,供应链频频传来OPPO挖角台湾芯片人才的消息,不少联发科、台积电的半导体大佬入职OPPO,其中不乏联发科芯片大将李宗霖这样的厉害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