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悲壮下线,光刻机尚未生产就遭抵押,北斗指路破除芯片难产
前言:因为美国对华为芯片的禁令,导致台积电无法继续向华为供货。前段时间余承东也明确回应,Mate 40将成为麒麟芯片的绝唱,这将意味着华为高端旗舰机与海思麒麟将要告别。种种迹象表明,Mate 40将会是最后一款搭载麒麟芯片的高端旗舰机了。登场即绝唱,用来形容华为的悲壮一点也不为过。那么,我国的芯片只能这么任由美国卡脖子而毫无抵抗之力吗?或许,从北斗的道路中,我们能寻到发展的方向。
![麒麟悲壮下线,光刻机尚未生产就遭抵押,北斗指路破除芯片难产](/uploads/allimg/200903/2022093003-0.jpg)
华为Mate 40采用的是麒麟1020芯片,该芯片采用的是5nm制程工艺,放眼全球,除了台积电5nm有成熟的制造工艺,其他厂商均不能供货。而在9月15日的期限之内,就算台积电开足马力连夜生产,也只能供货给华为1000万颗芯片,这对于华为偌大的市场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在此时,大后方传来坏消息,被寄予厚望的武汉弘芯,最近也爆出项目停摆、资金链断裂,甚至光刻机刚一入厂即遭遇抵押的种种问题。这让中国芯片的未来发展之路充满变数。
为什么那么庞大的系统性北斗工程我国都可以建好,而一个小小的芯片,我们却生产不出来??
![麒麟悲壮下线,光刻机尚未生产就遭抵押,北斗指路破除芯片难产](/uploads/allimg/200903/2022092036-1.jpg)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世界上没有5nm芯片,我们只是会失去性能强悍的手机,而失去卫星导航,我们就失去了所有。同理对中国而言,没有芯片可能只是失去了性能更好的终端设备,但是没有北斗,中国的发展就失去了眼睛。而早在北斗立案研发的40年前,对比芯片研发,北斗导航是更加难缠的技术壁垒但是事关国家安危,我们举全国之力,砸入巨资不惜一切代价要搞好。
北斗定位系统的核心原子钟,在西方技术的封锁下,我们用时两年搞出来。现在回首,觉得当时的确不容易。几千上万人的研发团队,在经过30多年的研发,我们实现了全球仅有的四大导航系统之一。
![麒麟悲壮下线,光刻机尚未生产就遭抵押,北斗指路破除芯片难产](/uploads/allimg/200903/20220920M-2.jpg)
这离不开国家的强大意志力以及国家的巨额投入以及研发团队的日夜奋战。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在芯片领域的领先优势,是因为美国重视芯片的研发,美国EDA巨头光是在华的研发人员就高达1000人,而同时期的中国不足400人。而这400人还无法拧成一股绳子,各自为战,如何比得过几千上万人的美国?
北斗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而目前我国虽然有中芯国际、芯愿景、华大九天等芯片企业公司,但是这些公司无法聚成一团火,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还有技术资金问题,我们都知道芯片研发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如果没有巨大的资金后盾作为支撑,那么很难保证芯片研发的顺利进行。在这种特殊时期,适合使用举国体制的打法,像造北斗那样来造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麒麟悲壮下线,光刻机尚未生产就遭抵押,北斗指路破除芯片难产](/uploads/allimg/200903/20220922Q-3.jpg)
芯片产业分为好几个环节,在芯片设计上我们的投入很大,并且技术也不算太差,华为海思芯片的设计工艺基本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生产芯片方面我们落后太多了。我们为了设计芯片,抛弃了芯片产业的其他环节,导致我国的芯片企业整体落后。
而北斗导航之所以能成功,因为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中都在努力攻关技术,所以整体均衡性的发展也是北斗提供给芯片的发展之路。
目前来说,我苹果的芯片发展关键在于体制的突破,我们并不缺乏芯片技术人才,而是缺乏更好的舞台。北斗能搞成,空间站能搞成,芯片也一样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