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上的“机器人”来了!创业者的智慧:研发智能安全帽 可实时定位、自动报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火、电、机械等诸多安全隐患,而安全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对工人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和减轻事故伤害,邓欢团队研发了一款“顶配”智能安全帽,让施工安全从“头”做起。早在11年前,邓欢在中东卡塔尔的沙漠中带着300多位农民工,在狂沙漫天的工地做过土建施工和现场管理。后来,由于施工管理方式与甲方的巨大差异造成项目停滞,当时甲方批评公司“管理方式差、缺乏安全体系”,这样的批评让毕业不久的他自尊心受到不小的打击。
离开卡塔尔后,邓欢的职业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了6年,从一线国际营销代表成长为“一带一路”合作部的首任总监,从工程机械的角度继续在建筑施工领域探索。3年前,邓欢开始自主创业,当年被项目甲方讽刺的画面仍然历历在目,他立志要用科技实现建筑施工“零事故”,弥补工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创业路上曲折坎坷,邓欢三年间,一共搬家五次。在一次会议中,邓欢结识了全国首批建筑安全专家、多部建筑安全著作和规范标准的起草者李钢强先生,两人聊得非常投机,愿意共同创业,助力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用AI等新科技探索如何实现零事故。
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科,一线的工人大多没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不足,不佩戴安全帽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邓欢团队的安全帽内设多种传感器,结合后台AI等技术,为工人的安全做多方面的保障。工人进入工地可以通过无线感应的方式,实行签到并实现了安全帽实名制,使每一个工人都有一顶“专属”安全帽。同时,管理人员可以在电脑端设定施工区域,自动统计工人有效工时,智能化的统计方式精准便捷,极大减少了错记、漏记情况的发生。安全帽不比我们日常的帽子,戴久了不舒服,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的安全,邓欢团队还加入了脱帽预警功能,如果工人脱下安全帽,管理后台会立刻报警。
为了让设计更符合实际需要,邓欢和工人在工地呆了半个月,发现了很多想不到的细节,比如夏天工人会用安全帽去接水洗脸,这就要求智能安全帽要防水;工人宿舍没有足够的充电插口,就要求工地上配置专门的充电柜等。在创业项目的路演过程中,一顶安全帽引发了投资人的头脑风暴。面对种种提问,邓欢将创业的理念进一步做了阐释。智能安全帽作为工人“头顶上的机器人”,将使得人员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从现场向远程转变,危险报警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而为工人的生命安全撑起更强大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