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代发包收录,纯手工外链代发就找老客外链吧

站长新闻

您的位置:老客外链吧 > 站长新闻 > 科技 >

非典催生电商,新冠催化云经济

文章来源:大巨龙地板 作者:大巨龙地板 人气:17 时间2020-03-06 15:26:26

新冠病毒会不会成为长存的流行传染病?如果会,或将深刻改变民众对于传染病防控意识、对于特效药、疫苗等需求迫切,以及生活方式……

3月5日,鼠年首场发审会首次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召开,广东豪美新材、三人行传媒获通过。此前的2月18日,并购重组委已通过专线视频会议方式,对一汽轿车和博雅生物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进行了审核。

IPO都开始“云审核”,还有什么非机密会议不能转到网上呢?还有什么非物理的东西不能搬到线上交流呢?

有些转变正在暗中加速。回头再看春节后开市,3000多只股票跌停,表现抢眼的除部分医药股外,金山办公、全通教育等也逆势上涨,会畅通讯在2月3日悲惨日竟然涨停!

细看来,这些个股逆势上涨的逻辑,就在于它们涉及如下概念: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无接触配送……

为阻止新冠疫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蔓延,许多中国人被要求隔离在家、被鼓励在家办公。如腾讯、阿里、百度等大公司都发布公告,安排员工在家办公。

与此同时,腾讯8天紧急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这些举措,保障了西安银行全行3000多名员工在“腾讯会议”上开会,国华人寿远程沟通部署工作达百余次;而泰康集团则使用视频云开展直播教育培训。

他们或许没有想到,他们构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在家办公实验的一部分。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春节后,超过2亿职场人在线办公。

这种庞大的在家办公实验展现出一种模糊而诱人的乌托邦景象:在家或在途中的自由工作,代替了上班。

前面我们在《以非典为鉴,推演武汉肺炎的经济影响》一文中提到了,SARS催生了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很多人敏锐地观察着:新冠又能催生出什么新的业态和模式。

在香港、上海,以及那些拥有中央商务区,依赖数十万名金融、物流、保险、法律以及其他白领职位员工聚集的城市,“云办公”早已是日常的工作状态。新冠逼迫他们足不出户、退守在家,成为“宅经济”、云经济的强大推手。

新冠没出现前,直播带货已成了惊人的商业现象(详见《李小璐、李子柒、李佳琦背后的“带货党”推手》);同样,新冠没出现前,丰巢快递柜等无接触配送已完善了物流链条。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新冠出现后,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弥补了很多受冲击的企业,挽救了它们的生意。新冠将推动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进一步提升比例,使之成为生活与生意中的常态,完善并构成“宅经济”、云经济生态的一部分。

连之前并不活跃在大众视野的在线医疗也来赶俏,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丁香医生、阿里健康、健康160、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多方平台数据显示在线问诊量激增,而机构对在线医疗概念股的追逐也呈扎堆之势。有上市公司高管直言,疫情将大大推动医生、患者改变就医习惯,由线下走向线上,在政策、市场及疫情的催化下,2020年互联网医疗将迎来真正的爆发元年。

据了解,互联网医疗作为新兴行业,行业渗透率还非常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规模已达491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940亿元,行业未来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

产业资本对互联网医疗基础设施的加码投资,会助力“云经济”之中的在家看病的形成。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2月6日阿里巴巴最新增持了阿里健康8.608472亿股,耗资约80.75亿港元。2019年5月,京东健康从京东集团独立出来,并完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成为京东集团的第三只“独角兽”。

“宅经济”之前一直就有,5G、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其推波助澜。证券分析师徐林锋认为,在疫情催化下,“宅经济”来到了一个临界爆发点。

以腾讯手游《王者荣耀》为例,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大年三十单日流水为20亿元左右。而此前《王者荣耀》的单日流水纪录为2019年大年三十单日流水13亿元,单月流水纪录为2019年2月的71亿元,预计单月流水纪录很有可能因为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被打破。

从供需角度来看,一方面新生代主力消费人群,宅文化逐步盛行,除了传统的线上购物、外卖等之外,其他包括移动直播、短视频、兴趣社交、在线教育等领域;另一方面, 相关企业在技术积累、平台商业模式也逐步成熟,为用户提供更加好的服务和体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盛行后,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宅经济模式逐渐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狭义上的“宅经济”,是以御宅族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主要指以漫画、动画、游戏及周边商品为核心的 ACG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宅”人群指的是深度爱好游戏、动漫、小说等内容,追求这类内容带来的精神享受超过对户外爱好的人群。宅文化的表现包括玩手机游戏、追动漫/漫画、逛弹幕视频网站、刷弹幕等。受用户上网注意力变化的影响,宅文化逐渐延展到移动直播、短视频、兴趣社交等领域。截止至2018年8月,“宅”人群整体用户规模突破8亿,同时还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

广义上的“宅经济”,实质上是在互联网与物流推动下的一种远程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一种消费模式,涉及网络购物等“在家消费”的范畴。二是作为一种工作方式,涉及家庭生产等在家办公的范畴。“宅经济”目前依然是一种成长中的经济模式,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与物流系统之上,以电子商务、在线娱乐等网上经济及其相关产业为支撑。

“懒”人群是广义”宅经济“的受众。此类人群几乎不外出,而是通过互联网与商家达成上门服务协议,主要服务为外送服务和上门服务。截止至2018年8月,“懒”人群的整体规模约为1.36亿,全网渗透率较“宅”人群低,仅有12.2%。“懒”人群对外卖服务、家政服务的需求频率较高,生鲜电商则相对较低。尽管如此,目前外卖服务和家政服务的受众人群的增长趋势已经放缓,而生鲜电商的用户仍在不断增长。总体而言,“懒”人群对外送服务的需求显著高于上门服务。

快递行业作为“宅经济”的最后环节,从2014年起,保持着每年快速量增长100亿件的发展速度。作为社区物流最后1公里,2019年中国主要企业设立智能快递柜约33万组,预计2020年全国智能快递柜组数将达75万,快递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元。

本质上,“宅经济”兴起是迎合了当前主力消费人群的需求变化,随着相关技术成熟(移动互联网、物流等)和短期疫情刺激,将加速相关商业模式的完善,后续相关受益产业链(电商、传媒、在线教育、物流等)的增长值得重点关注,也是投资机会所在。

随着“宅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商、传媒、在线教育、交运、计算机等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受益。其中,网游与网购是宅经济两座最大的“金矿”,而生鲜电商短期最为受益,游戏行业商业模式最佳。

不妨作个大胆结论:新冠持续时间越长,让产业界、投资界形成持久战的预期,将加快云经济的产业化、体系化。新冠终将过去,“宅经济”还会回到它应有的节奏上来,但云上生活的扩张将不可阻挡。

联系我们

在线服务 外链咨询 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juxia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