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以刷脸支付为入口,搭建S2B2C供应链平台
可能每个都市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要排很长的队,收银员总是在问“有会员卡吗?有优惠券吗?”队伍移动缓慢,高峰期排队时间会长达二十几分钟。
而在近店科技的展厅里,结账支付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展厅里有一台刷脸支付收银机,消费者用机器扫描商品二维码,确认订单后,自动检测出用户是否有会员卡和优惠券,之后刷脸支付,交易完成。
“刷脸支付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体验,拿了就走的时代真的要来了。”近店科技CEO刘威为刷脸支付做了注解。
成立于2016年的近店科技,其产品花脸是以3D人脸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核心,完成线下人脸识别支付。在花脸的核心团队中,创始人兼CEO刘威曾在阿里巴巴负责口碑泛行业运营,投资人是阿里巴巴早期创始团队成员洪枫,另外,团队CTO、COO均来自阿里巴巴。
据介绍,花脸在酒店、商超、景区、医疗、零售等各大赛道都有布局,目前花脸已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落地一万多台终端设备。
S2B2C供应链平台
相比于解决支付问题,花脸更想为B端提供解决方案。
2011年,支付宝推出条码付业务,开启线下扫码支付。从现金支付到移动支付,最大的改变是数据的留存。而新零售时代,双线的融合使得数据对于每一个商户都很重要。一些头部公司,如星巴克拥有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但中部、尾部的商户却很难捕捉用户数据,交易结束后的引流促活也无法推进。
“支付只是入口,最终是通过终端设备和系统的融合,提供多场景的数据解决方案。”刘威告诉36氪浙江,“花脸以S2B2C的商业模式,建立线下场景流量运营平台,赋能B端。”
刘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介绍花脸的商业模式:
一、帮助B端降本增效。商家引入刷脸支付终端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流转率,另外通过花脸APP提供的用户画像,对消费者进行二次营销,提高用户粘性。
二 、品牌的曝光、转化和互动。有屏幕,就可以推广告,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同时,精准的进行品牌的曝光,并通过数据分析触达核心用户。
三、提升C端消费体验。花脸节约用户时间,提高支付效率。并且搭建AI人脸会员系统,主推线下商铺会员的互通和共享。比如花脸在某APP上可以为C端消费者提供智能推介,积分优惠等服务。
四、数据反哺供应链。传统制造时代,上游供应链难以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导致用户反馈时间长、库存堆积难消化;在产业互联网时代,花脸用数据反哺线下,帮助供应商做业务调整和精准营销。
花脸的核心技术
有数据,就有隐私安全问题。关于数据安全的问题,刘威表示在数据采集、上传阶段,花脸运用脱敏技术,隐去用户的部分数据,并在支付中和支付后两个流程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加密,最终将脱敏加密后的数据上传到阿里云,从来源和储存两个维度保护了消费者的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基础,在刘威看来花脸的核心是以下三点:
3D结构光活体检测技术。刷脸支付除了匹配脸部特征之外,还基于图片中人像的破绽(摩尔纹、成像畸形等)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为活体,可有效防止屏幕二次翻拍等作弊攻击,在千万分之一误识率下可达到99%以上的准确率。大数据分析技术。花脸收集用户数据后,建立数据中台,分析并利用数据反哺线下。通过终端设备帮助商家绘制会员画像,对会员进行分层,并利用数据做用户的拉新和复购。针对不同场景,研发不同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场景中,花脸的软件系统可以和原有场景进行匹配,制定出符合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
困境与机遇
“人脸识别还处在从点到面的落地阶段,在未来,困境还有很多。”谈到未来的发展,刘威坦言。
花脸担忧的问题在于:一是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目前用户对于刷脸支付还持怀疑态度,扫码支付已经足够便捷,刷脸支付如何成为后起之秀;二是人脸数据的采集和隐私侵犯之间的边界如何划定,行业还未建立起统一的标准;三是与不同场景的融合。非标行业中商家所使用的设备、系统都没有统一标准,终端设备的对接不是那么容易。
对于人脸识别行业的市场空间,刘威的逻辑是,“在功能上,刷脸支付设备依附或者替代POS机,所以可以用POS机保有量来预估未来刷脸支付的市场规模。”根据易观的数据,2016年全国联网POS机保有量为2980万台,并以每年700万台的增量稳定增长。基于数据,刘威预测到,未来刷脸支付将一点一点普及,假设保持每年700万台的增量,2019年POS机总保有量约5000万台左右,即意味着刷脸支付至少有500亿的市场空间。
未来,人脸识别可能会打通生活闭环:刷脸支付乘坐地铁,站在小区入口的闸机处,刷脸进入小区,同时机器提醒你,在快递柜中有未取的快递,取完快递后,开门回家,人脸识别技术贯穿生活始终。
今年四月支付宝开放日的主题是新技术、新赛道、新未来。站在这条新的赛道上,迎接新的未来还需要花脸在支付之外,做更多生活场景的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