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逆风局,下架只是插曲,瞿芳的考验进行时
投稿来源:铑财研究院
导 读
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文章寥寥数语的离婚公告中,浸透出对马伊琍的依恋。
世间事,就是这样奇怪。唯有失去,才知珍贵。怀有类似遗憾的,应该还有小红书。APP的突然下架,让其与庞大的潜在用户、市场瞬间产生鸿沟。
何时能再次尽情拥抱两者呢?种种问题堆积之下,这似乎变成了一个待解难题。而多米诺牌下的衍生审视,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模式思考,如何守住内容红线?如何化解变现冲突?如何突破模式困境?一连串的疑问,考量着这个社交网红。诸多不确定性下,也是瞿芳、毛文超的看点所在。
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这句话,恰好形象小红书的当下处境。
7月29日,一则下架风波,让问题缠身的网红小红书再登热搜。人们发现,“在这里发现美好、真实、多元的世界”的小红书APP,已在多数平台下架、无法下载。
巅峰时刻
这出乎了不少吃瓜群众的意料。作为一款购物神器,小红书拥有广泛用户基础,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推崇。何以至此呢?
分析之前,先来看看这家企业的成长历程。
公开资料显示,小红书于2013年在上海创立,创始人是瞿芳和毛文超。运营主体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聚焦生活方式的新兴平台,从海购分享社区、到跨境电商、再到社区电商,小红书一路乘着互联网东风,快速发展。中间亦有坎坷,但多数时间顺风顺水。在市场、资本的双重加持下,逐渐树立了独角兽形象。
2018年年初,林允、戚薇、江疏影等明星入驻后,小红书的用户数持续快速增长,借助网红模式,小红书迎来巅峰时刻。
2019年3月,其用户数超过2.2亿,且70%为90后。2019年6月6日,创始人瞿芳、毛文超在员工内部信中表示,小红书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突破8500万,总用户数达2.5亿,社区内容进一步多元化。
不过,无限风光之下,小红书的种种问题也在堆积。伴随颇多争议,小红书开始偏离航向,迎来逆风时刻。最终爆发了近日的下架风波。
惨遭下架
据媒体报道,7月29日起,小红书已陆续从华为、OPPO、魅族等安卓手机应用商城及安卓手机管理软件豌豆荚内下架。
不过,铑财在苹果App Store内,仍能搜索和下载小红书。有业内人士表示,小红书APP的全平台下架只是时间问题。
有业界人士表示,虽然已下载小红书用户暂时不受影响,但在应用商店被下架,意味着小红书的拉新获客渠道被斩断,将对平台的社区生态产生影响。短期内,只是影响小红书获取新用户。数周、数月不上架,则意味着直接流失博主达人、品牌商及忠实用户。而对小红书本身,也有可能会被其他竞品平台所替代。
有入驻店铺店主反映,下架当天,店主店铺点赞数少了一半,而且当日的浏览和活动量也有明显下降。
值得强调的是,直到目前,虽然市场上消息不断、各种解读频频,但小红书被下架的原因,和下架期限均仍是未知数。
有分析人士说,根据以往经验,在平台多次约谈后都是调整上线。但从目前‘未接到通知不得上架’的信息看,或是监管已采取了最严措施。
据今晚报消息,据知情人士表示,小红书确实于日前收到整改通知,且下架期限据透露或为“无限期”,下架原因为涉黄等内容违规。华商报则表示,主要与其社区刷单成风、数据造假等有关。
有专家表示,APP的下架期限一般分为3天、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乃至“无限期下架”不等。“无限期下架”无疑是其中最重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被下架,监管部门都给出整改和下架期限。
不过“无限期下架”并不等同于“永久下架”,而是“未接通知,不得上架”。由此,另一种解读是,如果整改通过,也可能重新恢复上架。
对于上述消息,8月1日,小红书给出了官方声明,称小红书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至于外界关心的核心问题:下架原因以及整改时间,其称正在沟通中。不过,对于涉黄一说,小红书予以否认,称是谣言。
分析小红书声明,此次下架是实锤、违反监管是实锤。而从全面、深入等字眼中,可看出问题比较严重、整顿也不是短期行为。
虽然小红书否认涉黄一说,但从之前信息泄露、刷量刷粉、虚假“种草”、售卖假货等问题看,内容问题或是一个重要考量。
每日产生30亿次图文、短视频,70%曝光来自UGC。可以说,短短5年,小红书迅速成为行业独角兽,靠的就是货真价实的内容分享。这种内容社区的强口碑,形成用户的忠诚度、信任感和社群归属感,不但带来优质流量、更成为变现利器。这是小红书的发展基础、也是其生存之根。
遗憾的是,这种模式弊端也很明显:随着规模增加,面对庞大信息,如何对其进行真实有效审核成为难题。这也是小红书问题酝酿的根源。
虚假内容
在这里发现美好、真实、多元的世界——这是小红书官网中的自我描述。也是带着这种愿景,许多消费者来到小红书,并成为忠实用户。不过,近期出现的违规内容事件,让其跌落神坛。展示了另一个虚伪、逐利、甚至违法违规的小红书世界。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圣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黄伟认为,就小红书本身而言,此次App下架可能涉及主要问题是涉嫌虚假笔记信息,甚至是部分用户发布的隐晦信息。这些信息虽都由平台使用者上传,但小红书并没有投入相匹配的资源及时治理核查,按电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相应责任。
事实上,小红书在下架之前就处在内容争议的旋涡中。
相关资料显示,2019年,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收到7张罚单,其中罚款处理4起,警告处理2起,责令限期改正1起。违法行为类型包括电子商务经营者违反《电子商务法》第十九条规定搭售商品、服务的行为,发布虚假广告,发布广告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据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投诉排名情况分析,小红书投诉数量超过1000件,位居前十。
在诸多罚单和投诉的背后,是小红书漏洞百出的内容。
自2019年“3·15”前夕,小红书被曝出虚假“种草”、刷单刷量、数据造假后,就一直饱受争议。
所谓“种草”,是流行网络用语,即通过分享推荐某一商品的优秀品质,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行为。而小红书的虚假“种草”扭曲了这个健康的分享模式。
据媒体报道,付费代发小红书已成一条灰色产业链,且形成标准的报价体系。即1到2万粉丝的小红书达人,直接推荐发布产品的价格是每篇300到600元,图文推荐费用是每篇700到1000元,普通账号的报价只要50元。
在QQ等平台上也有大量小红书“笔记代写”,一些团队甚至可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关键词置顶、笔记代写代发、刷评论点赞、上热搜等。价格方面,普通用户笔记每篇仅售35元,红人号代写每篇只需100元。
有媒体报道:“在种草模式中,很多明星大V推荐的商品自己没用过,所写内容都是编的。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网购平台,职业写手将企业或公关提供的产品材料,加工成生动有趣的“用后感”,再通过相关渠道转发推广,这样的网红商品制造模式已形成一条利益链。”
2019年7月17日,小红书发布反作弊报告称,平台“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其中除机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清理”。
大量清理刷量笔记,似乎更证明了小红书种草内容存在不少虚假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内容合规性”是内容平台的生命线。内容社区不断的自我审核与外部监管并存成为行业常态。对于小红书的用户来说,“种草笔记”的最大价值,便是具有高度真实性,甚至可成为左右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力量。从此来看,小红书扮演着购买界导师、或者平台大kol的角色。真实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
显然,这些虚假内容将这种真实性击的粉碎。也让小红书的权威消费形象褪色。
违规广告
内容乱象,还带来了更严重的违规广告问题。
4月15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烟草营销数据监测结果,“小红书”成烟草营销的重灾区。其APP上有9万多条与“烟”相关的营销信息。监测中,疾控中心发现,大量烟草广告促销,暗藏在情怀软文信息和伪科学信息中。
据兰州市公安局官方账号“兰州网警巡查执法”发布的文章称:小红书APP首页有一篇名为《硬核少年电子烟,拒绝二手烟》的文章,单看标题似是劝阻吸烟,实际内容却是在推销一款电子烟产品。
7月29日,有媒体报道小红书存在借种草卖人胎素等违禁药,推广微整形速成班的问题。即平台用户以种草名义,为未获准入的韩国品牌“粉毒”、“白毒”等各种肉毒杆菌引流。同时,在小红书平台上,有大量胎盘素、玻尿酸、美白针等国家违禁药品,流向线下无资质医疗机构和游医。
值得注意的是,违禁药的推广仅是小红书违规内容的冰山一角,酒店这类不太健康的内容也曾在小红书上泛滥。
有媒体报道,在小红书上输入酒店后,推荐酒店的图片很少,显示内容与图片大多过于“露骨”。而评论区内容涉黄,且对图片人物身材的关注,也远超对内容本身的关注。
法律角度看,小红书APP中的上述烟草软文、烟草营销、粉毒、涉黄信息,属于广告违法行为。
这些形形色色的违规广告内容,摩擦着小红书的原则底线,拷问着小红书商业模式的合理性。
客观而言,为规范平台运营,小红书推出了整顿计划。2019年5月,小红书发布《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规定了平台上KOL的准入标准,即粉丝数量不足5000、平均曝光量低于10000的KOL,将被取消品牌合作人的资格,不能再接广告,而符合标准的品牌合作人,要与内容合作机构实名签约。
消息发布后,小红书品牌合作人数量,从1.7万减少至5500名左右,几乎只剩下明星和头部KOL。
有分析人士表示,小红书此次对KOL下手,一方面是抬高门槛,净化内容生态,挽救信任危机,另一方面也是加速商业化。不过,单纯从粉丝量、曝光量卡KOL的做法也太多简单粗暴,显然也治标不治本。
显然,小红书在管理审核内容方面的漏洞,需要更精细、更严谨的成套标准体系来完善。这需要大量人力、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投入。目前来看,小红书庞大的内容信息量与上述投入严重不匹配,这是导致问题频出的原因所在。
这些乱象暴露出一个更深问题,小红书的内容与广告经纬不分,导致用户被误读、误导,更衍生出种种违法违规问题。
售假问题
连锁反应正在发酵,比如更严重的假货问题,甚至已引发用户的强烈反应。
2019年4月4日,邓先生在聚投诉平台表示,其在小红书自营福利社,买了一瓶爱马仕大地香水,收到货后发现商品包装条形码被人用刀割了,而微信扫描后是其他品牌的产品。对于换条形码的问题,客服解释称,是因为他们换了仓库,所以撕下来方便查询。对此,邓先生反驳表示,不可能对每一瓶都更换检验,也不可能把产品本身包装的码给撕了。而客服第二天再解释时又说,货是欧洲的,如果在欧洲之外销售,要撕掉商品的条形码换成其他的。对此,邓先生有质疑,小红书自营多种海外进口商品,都需要撕条形码重新贴吗?多此交涉中,客服无法解释,建议邓先生退款退货,并要求其先垫付运费。
无独有偶,2019年5月15日,冯先生在聚投诉平台表示,其在小红书购买一瓶理肤泉蓝瓶喷雾,底部没有喷码,瓶身没有中文标签,甚至开瓶时连瓶口正品封条都没有,并且使用两天半后脸不时干痒,泛红愈加严重。客服声称伴随痒和面部泛红,说明产品起作用了。并且说没有标识,是因海外对于包装的重视度不高,不像国内那么讲究包装,大部分品牌商品包装极其简单。
2019年6月17日,苏女士在聚投诉平台表示,其十五号拿到口红,打开快递后,发现logo掉漆,且味道刺鼻,与正品对比发现是假货,找卖家客服不理人,且以mac口红品控差为由,拒绝退款退货。通过聚投诉平台,小红书方面表示,多次致电消费者电话无法接通。
对此,苏女士反驳称,每次都说打电话给我了,我一个电话也接不到,我申明不是我电话问题,因为朋友打电话都是正常的,还有骚扰拦截也并没有记录,所以只有你们说谎了。
此外,小红书还曾泄露用户信息,使其遭受诈骗。
据媒体报道,消费者胡佳在小红书购买衣服被骗5万余元,还被诱导开通借贷平台,欠下38000元。
此外,北京沈清清被骗4500元,山东泰安宋霞被骗12000元,浙江杭州白靓被骗31960元,云南的张栗被骗9968元,北京丰台的王静被骗14900元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用户个人信息问题,小红书近期曾被工信部点名。在7月2日,工信部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中显示,小红书运行主体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误导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商业化困局
简单梳理之下,小红书的问题画像逐渐清晰,这些都是其遭遇下架的重要考量。
问题在于,作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小红书何以有这多严重问题,一再摩擦市场、监管底线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小红书,也不想这样吃相难看。如此大尺度的操守之下,也许变现焦虑是一个重要考量。
事实上,小红书至今已获得多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6月,小红书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估值超过30亿美元。此次融资,以阿里巴巴为领投,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纪源资本、元生资本、天图投资、真格基金等均参与其中。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小红书目前正在洽谈多达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可能达到60亿美元。有业内人士指出,小红书的潜在投资者,还包括软银的愿景基金、红杉中国和高瓴资本。
尴尬的是,即使多轮融资之下,小红书仍在亏损。相比资本端的顺风期,其商业化之路并不顺畅。
公开资料资料显示,2014年8月,小红书推出自营电商“福利社”。然而,小红书的自营电商业务并未达到预期。数据显示,2018年,小红书没能实现100亿元GMV的目标,没有实现盈利。
除此之外,小红书的市场份额也表现乏力。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2018年网易考拉以27.1%的市场份额占据榜首,天猫国际和海囤全球分别以24.0%以及13.2%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而小红书的市场份额只有7.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称,目前网易考拉海购、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这些刮净电商年销量规模均在百亿以上,属于第一阵营;小红书的年营收规模在几十亿左右,则属于二三阵营。
曹磊表示,因商品价格透明,社交电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对平台忠诚度低。此外他还认为,未来小红书还要面对如何拓宽流量变现渠道。"小红书想要盈利仅依靠媒体属性还不够,还需探索如何在不影响用户体验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流量转换率的方式。
对此,有投资人士分析称,“若小红书上半年仍像2018年一样不能完成此前的既定目标,此次被业界传言小红书积极再次洽谈的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或将泡汤。”
从专家、投资者、行业机构的上述评价中,可以看出,小红书变现不顺利,在业内已是公开秘密。压力之下,创新求变是小红书的必须之路。
不幸的是,小红书的转型方向值得考量。2018年4月,瞿芳表示:将探索广告变现的商业化路径,大概率采用信息流广告的形态。2018年12月3日,小红书宣布,已在手机淘宝开启新一轮内测,实现商品与小红书内容的同步。
从内容向广告,小红书变现之路的急迫之态尽显。但这条路,并非坦途。
大规模采取信息流广告的模式,刺激了平台与大小商家的逐利性,让类似代写“种草笔记”、刷量、违规广告等行为更加严重。不难发现,小红书的上述种种问题,大多是由此爆发。
黄花的不确定性
以此来观,此次的下架风波,更多是小红书商业模式的问题,是突发之举也是迟早之举。短期整改好做,再次上线也是大概率事件。问题在于,后面的路怎么走?是否还会出问题?
这似乎触及到了小红书的命门,瞿芳、毛文超也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
作为电商业务的驱动引擎,真实社区属性是小红书庞大用户、强粘合口碑的根基。这也决定了小红书不能像其他电商平台一样,将内容直接导向购买。这就是一个坐拥2.5亿用户的内容电商的尴尬所在。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摸索出一条合理合规、健康积极的盈利模式,考验着瞿芳、毛文超的大智慧。甚至左右着投资市场的态度信心。
这是一个迫切待解的大问题,却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问题。结合小红书正在筹集的5亿美元资金,公司估值或高达60亿美元。显然,投资大佬的高估值来自企业的高成长性,如果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存在bug,无疑风险巨大。
从此来看,下架风波,实在只是一个小小插曲。小红书是持续网红之路,还是变为明日黄花。还有更重要、更根本、更急迫的不确定性风险需要稀释。
逆风时刻,容易迷失方向,也更适合飞翔。如何破局,考验着瞿芳、毛文超的大智慧,铑财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