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购机心理学”主导手机市场,手机复兴何时到来?
2015年11月27日,在名为“原创与IP(知识产权)相煎何太急”的论坛上,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提出了“屌丝购票心理学”的观点。这个观点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遭到了很多编辑以及一些电影从业者吐槽和反对。
他对这个观点阐述如下:
这两年我自己研究了一个名词很有意思,这个名词叫‘屌丝购票心理学’。中国电影市场接近500亿的市场,平均观众年龄21.3岁,大概85%到86%的群体来自于19到29岁,也就是说台上在座各位都是被电影票房抛弃的。可以说你们加起来,加上外延那么多人也就是10%多一点的票房,这个现实决定了什么呢?
我认为有三件事,首先有一个IP。第二是强大的明星阵容,韩国、台湾、意大利这些地方,导演身价比明星低多了。这个故事虽然很烂,但是有很多明星阵容,我至少看张脸也可以。第三条,你这个电影有没有概念,有没有可逆袭的可能性。如果这三个条件一条都不具备,你肯定是颗粒不收。这个就是屌丝购票心理学。
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其实在电影行业内尤其是一些电影生产流水线作业的电影公司,这样的现象早已有之。
屌丝购机心理学主导中国手机市场
电影市场跟现在国内的手机市场上的一些现象有些相似之处,而屌丝购票心理学大概可以对号入座延伸至手机上:“屌丝购机心理学”。
“屌丝”群体:
预算有限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学生党,或者是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注意这里并没有任何贬义,仅仅是因为他们预算有限而且年轻。这些年轻人购买手机常常集中在2000元以内这个价位,他们是手机消费的主力军,换机频率也比较高,大概一年一换,笔者自己也属于这个“屌丝”群体。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即著作权、版权,其实是某个作品的衍伸品的含义,这里引申到手机上就是厂商得先有一个东西,大家喜闻乐见的,比如想要运算速度,就给你高跑分的机器;想要大屏,厂商就给你一块“砖”;续航不行,厂商就给你快速充电……。
明星阵容与明星脸:
手机也是需要明星脸的,在那之得先找出手机中的“明星”,这些手机“明星”是谁,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所以现在的一两千元的手机基本长得都一样,不相信的一台台找出来看看。再不济,也会有个一两台手机撞脸。每台手机上要是没个“明星”的元素都不好意思出来开发布会。什么金属机身、高光倒角、2.5D玻璃、无边框(伪)都够吹个半天了,再不济用个塑料机身也得吹吹涂料和纹理。
概念与逆袭:
每台手机都有着自己概念,专业说法是卖点。比如“青年”、“青春”、“良品”、“旗舰”、“突破”、“生态”,最可怕还是友商们广告词基本都是一个意思,大致意思就是——世界我最牛,友商不咋样。“逆袭”更是比比皆是了,在千元机中尤为明显,千元机厂商在宣传是常常会说采用了“XX厂商的旗舰芯片,与友商的XX旗舰机跑分一样”,“采用了旗舰机才会采用的工艺”云云,基本上的意思就是我用一千块,做出了他们三四千的东西。
再将这些点套回『屌丝购票心理学』,结论就是“如果这几个条件一条都不具备,你肯定是颗粒不收”,换言之,只要满足上述几个要点你的手机肯定卖的不错,尤其是在国内千元机市场中,这些观点显得更为适用。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未来手机手机市场是“屌丝”机市场,手机会越来越相似,越来越便宜,在未来或许没有旗舰机,笔者以为旗舰机一直会有的,就像超跑之于普通家用车不一样的存在一样,跟电影还是不一样的,电影里面的文艺片这类阳春白雪,不卖座,因为电影是雅俗共赏的。
而且旗舰机很重要,旗舰机将会代表手机厂商的最新技术、最新工艺,是一个厂商实力与情怀的代表,旗舰产品注定是卖给相对少数人的,而这少数的人将带给厂商可观的利润回报,屌丝达到一定阶段之后,成为高级屌丝,乃至中产,需要更好的手机来满足自己的消费能力,不一定买iPhone,世界还是多样性的。
屌丝购机心理学导致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
千元机市场或者在贵一点的手机市场是多么“蓬勃”,而且占领这些价位的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国内厂商,有人说这是国产手机的黄金时代。“双11”期间全网超过千亿的销售额有7.5%由手机贡献,根本看不到三星等海外品牌 。
这个现象确实为消费者带来了许多好处,手机越来越便宜,性能越来越好,做工越来越精致等等。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们的手机变得千篇一律,就连“长相”都是千篇一律的,笔者忽然想回到了那个功能机时代,至少那时的手机外观是百花齐放,各有各的味。
就跟现在电影一样,有很多卖得好的国产电影都是迎合消费者而生,千篇一律,缺少了其与生俱来的“艺术性”,似乎很多电影都是为了成功学而生,面向票房的电影生产做出来的电影水平大家已经看到了,《小时代》票房是不错,你觉得这是好电影吗?《奔跑吧兄弟》这样的综艺节目电影也满足『屌丝购票心理学』,IP、明星、逆袭什么都有,可是这样的电影基本就没有什么营养。
“屌丝购机心理学”带来的结果是产品严重同质化,在中低端市场显得尤为明显,功能同质化、配置同质化、外观同质化,虽然手机作为一款实用工具,这样是无可厚非,很大程度上节约厂商的开发成本。问题是很多产品都是舍弃了不少,算不上优秀产品,甚至为了后期赚回钱,开机之后预装都有几十屏还不能卸载,这对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大家都去面向销售量做手机,世界上就不会有iPhone这样优秀的产品了——好在手机厂商中还有少部分在坚持做好产品,没有为『第一』这样的宝座迷醉。
怀念百花齐放的手机时代,期待手机复兴
早年间,我们用的手机曾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经典层出不穷,说到每一个品牌大家都能想起它的产品长什么样子,拿起每一款十年前的旧手机不看logo都知道大概是哪家的,特色鲜明,用心做手机,行业口水也很少,没什么互联网营销思维,但是产品质量还是不错的,鉴于那时候功能主要是打电话和发短信,体验也不算差。
那时的手机产品能让今天的部分厂商好好反思一下,是做一些卖的好的产品,还是做几款能被世人记住的产品呢。
摩托罗拉RAZR V3,这是一款会暴露年龄的手机。当年的它风靡世界,是手机历史上最为成功和漂亮的手机之一,是摩托罗拉的巅峰之作。当时这款手机的设计可谓是前所未有,是业内一枚重磅炸弹,纤薄的机身,激光精雕键盘,掀起了薄手机的潮流。
(图片来源于:cbsistatic)
诺基亚3250,又是一台会暴露年龄的手机。当年它凭借着“扭腰设计”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它支持三相旋转,正面是一个九宫格键盘,背面有音乐播放键,侧面还有一个摄像头,这样的设计让拍照和拍视频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两面还代表着不同的工作状态,可谓是十分有特点。当然这只是诺基亚众多经典产品中的一款,那时候的诺基亚常常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些惊艳的设计。
(图片来源于:price-alta)
iPhone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就是一台有个性的手机,它博采众家之长但却跟谁都不一样,虽然第一代产品不是那么接地气,但是它也迅速的吸引了许多人,现在越来越多手机长得像iPhone,其实不怪iPhone,而是东施效颦的太多了。
(图片来源于:phonearena)
当年这些手机虽然每一台都不及现在现在的功能强大,但每一台都自己鲜明的特色,经典设计不胜枚举。
反观现在手机卖场和电商平台上销量不错的手机基本都是差不多,以千元机尤为明显。厂商在技术上很保守,因为错走一步很有可能会面临巨大利益损失,开发有特点产品的成本是巨大,需要强大资金扶持,很多厂商根本没有这样研发实力。其次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成本会更低,只要出货量够大,价格就会更便宜,毕竟出来混还是为了挣钱的。而且很多功能,别人都有了,你没有好像就缺乏什么了,比如锤子之前坚持不做指纹识别,现在就没有这个底气了。
我们怀念百花齐放的功能机市场,期待手机市场能够来一场复兴。
相信美好即将发生
『相信美好即将发生』,这是小米选择的Slogan。
我们现在不能绝望,因为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不一样手机出现在我们眼前,对于它们我们多少可以有些期待。
Google的Project Ara,关心数码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比较了解,这是一款模块化的手机,诸如摄像头、屏幕、处理器等等许多模块都可以根据消费者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手机也显得十分的开源,目前这款设备采用的是通过核心的内骨骼上的电永磁铁系统,将模块固定在手机上,虽然它显得工程师思维、极客范,但是也为手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图片来源于:theverge)
夏普的AQUOS Crystal是这几年在设计上很有特点的一款手机,它采用了“无边框的设计”(理论上还是有边框),为了让这款手机边框少的更彻底,夏普还采用了叫做Direct Wave Receiver的技术,在其帮助下,整个前面板都扮演起了听筒的角色,这样就不用在屏幕上部设计听筒了,并将前置摄像头和光线传感器移至了手机的下部。夏普的这个设计出现后,已经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更随者,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夏普做的彻底。目前这款设备已经发展至第二代了。
(图片来源于:ytimg)
亚马逊的FirePhone,虽然这台手机销售情况不佳,但却是一台很有特点的手机,其中四颗红外镜头传感器用于捕捉用户面部位置,来呈现一种视觉差效果,改变了内容的呈现方式。
(图片来源于:androidauthority)
三星Galaxy Note Edge,这是三星采用曲面屏幕设计的第一款手机,现在这台手机和它的后续机型的曲面并没什么特别强的实用功能,但其还是预示着未来手机的设计会更大胆,至少手机的外观会有些变化,iPhone2017年有望用上OLED屏幕,在外观上可能会掀起新的潮流。近期三星的折叠屏手机和抽拉式平板设计专利被曝光,未来的三星还是值得期待的。
(图片来源于:samsungupdate)
还有一些个性化的手机,就不一一列举了。有的或因技术不够成熟无法面向市场,有的因为实用性不强暗淡收场,但是市场总是会需要这些用于尝试的产品,虽然失败厂商可能会付出很大代价,但要是成功了呢?或许只有这样的产品才会带动手机市场的发展。
未来手机的发展还需要厂商们不断探索,在他们引以为傲的“黑科技”上下功夫,不光是外观上的,也是功能上,敢于去探索,去尝试,To be different,而不是做跟风者。国产手机其实迈入了一条邪路,太依赖粉丝经济,什么都要粉丝说了算,用户要什么给什么,这样是有问题的,没有谁告诉乔布斯他们需要一个iPhone。而且过度依赖消费者的需求反馈,会让厂商变得慵懒,很难做到先于用户发现问题,进而创造出新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