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 | 陈世峰刺出的那一刀,和刘鑫关上的那堵门
12月13日,将于20日下午进行宣判的江歌案日本庭审已经进入第三天,和庭审前的全民激愤的氛围不同,随着案件各方言论的发表和各项证据的浮出,人们在接踵而至的变动中已经趋于冷静,每个人都在屏息等待接下来的庭审进展。
庭审焦点
庭审进展到现在,“陈世峰是否系故意杀人”成为主要分歧,直至现在也无法确认。以下为目前江歌案庭审上各方关于主要疑点的表述。
1.凶器到底是哪来的?
陈世峰方面:
凶器水果刀不是陈世峰带来的,是刘鑫递出来给江歌自卫的。
检方:
警方在陈世峰实验室的抽屉里里发现了刀鞘,从包装看来与陈世峰杀人使用的刀属于一体。并且陈世峰实验室的教授表示刀是陈世峰自己买的,平常就放在实验室,没什么人使用。
刘鑫方面:
刘鑫称家里只有两把菜刀,没有水果刀。
2.杀死江歌那一刀,
到底是“误伤”还是“故意”?
陈世峰方面:
陈世峰在搏斗中“误伤”江歌,第一刀即造成致命伤,后续的伤害虽有杀意但跟真正致死的第一刀无关,故不构成故意杀人。
法医方面:
法医认为无法判断被标记为6号伤口的致命伤是第几刀,并表示从像“瀑布一样”流在侧面衣服上而不是奔涌状的流血情况来看,江歌去世那一刻她应该是已倒下的状态。
3.陈世峰是否是有计划杀人?
陈世峰方面:
陈世峰去江歌家是为了让她撮合自己和刘鑫复合,并无蓄意杀人之意,换衣服是因为本来要去洗衣店洗衣服,手机记录可证明。
检方:
检方表示首先陈世峰在去江歌将的路上没有从离家最近的车站出发,而是特意绕远路,并使用了不能记录信息的纸质车票;其次监控显示陈世峰当晚11点多抵达江歌住所之后不是正常地等待江歌并与之沟通,而是躲在了江歌家楼上。
舆论焦点
与普通的杀人案件不同的是,江歌案里出现了包括刘鑫在内的多个影响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江歌案身上的几个舆论焦点在全网引起了轩然大波。
1.刘鑫是否锁门了?
陈世峰方面:
陈世峰律师强调刘鑫锁门,陈世峰在笔录中称江歌按门铃、敲门,刘鑫都没有反应。
检方:
检方提供的录音证明里有刘鑫说的一句:把门锁了,你不要骂了。
刘鑫方面:
刘鑫称自己没有锁门,关于录音证据,她认为是警方漏录加误听所致,她原话是“怎么把门锁了,你不要闹了”,而不是“把门锁了,你不要骂了”。
2.陈世峰能否被判死刑?
江歌妈妈说过,她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法院能判处陈世峰死刑,但根据目前的庭审进展,我们发现即便陈世峰故意杀人罪成立,判他死刑的可能性也很小。
首先现阶段日本法院对死刑的态度基本如下:
杀害3人以上,判处死刑的可能性非常大;
杀害2人的场合,可以判死刑,也可以判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杀害1人的场合,判无期或者有期的可能性非常大。
同时在日本法院看来,陈世峰不是本国人,杀害的也不是日本公民,又没有前科,死刑概率不高。并且从日本以往有关故意杀人的案件来看,外界提出的严惩要求(如网友签署的“请求判处陈世峰死刑”联名书等)对被告人最终行刑结果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1993年至2013年间日本全国各拘留所被执行死刑人数一览表
关于江歌案
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陈世峰曾表示过,之所以后面他会起杀意,是怕江歌高昂的医疗费给家里增加负担,实际上,这只是个被利用来打动法官的借口罢了。
早前曾有陈世峰的前女友指证他在大学期间就很极端,一旦事件超出他的控制,伤害到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动用暴力,尤其在男女关系上面。出色的外表、优秀的能力等标签帮陈世峰塑造了一个完美形象,实则不然。早有媒体发布过陈世峰大学老师对他的评价:“一个家里穷,其实很要强又很自卑的人”。
用别人的认可,来弥补内心的自卑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这便是陈世峰保持内心平衡的方式,谁打破了这个平衡,谁就成为了他需要去与之战斗的敌人。
而江歌,则成为了这场战斗的牺牲品。
事件发展至今,无论是从社交媒体上占据热搜的频率还是包括360趋势在内的多家数据平台指数上来看,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度只增不减。“被气到发抖!”、“是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陈世峰刘鑫不配当人!”等声音此起彼伏。
实际上表面的激愤声讨背后,是人们对于人性的敲击和探究,无论是善良的江歌,软弱的刘鑫,冷静又坚强的江歌妈妈,还是极端的陈世峰。热点或许有一天会被遗忘,再沸腾的事件也有画上句号的一天,但江歌案带给我们的关于人性和价值观的思考却是永存的。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陈世峰,但至少,我们不能变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