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发改委联合发布智能交通白皮书,详解智能交通五大发展走向
11月1日的百度世界大会,智能交通存在感满满。百度与红旗联合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即将于2020年量产,Apollo公布车路协同新方案同时引入沃尔沃成为新成员,李彦宏的演讲主题也有相当篇幅是与智能交通有关系,他认为智能交通光有智能的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能的路。城市的物理空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建设交通设施,未来交通问题的解决要靠软件升级。李彦宏甚至立下了一个Flag: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用互联网思维已经过时了,AI思维的智能交通,具备全面感知、全局决策、实时控制的特点,可以大幅度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李彦宏所说体现出一个趋势,即智能交通。日前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和百度联合出品《AI+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报告。智能交通作为智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正发挥重要的作用,智能交通能够大幅提升交通出行的效率,解决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实现节能减排。那么,这个白皮书究竟还有哪些干货?呈现了智能交通哪些趋势?本文进行了梳理。
1. 交通管理:实时决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对交通运行状态和未来的交通进行预判,自动生成相应的解决措施,当城市出现交通突发事件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的处置方案,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以往城市交通管理者都是在交通拥堵、事故异常、市民报警之后才被动提出解决方案,但是人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对于异常情况自动识别甚至预判,运用大数据预判拥堵趋势,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并科学指导警务调度,提高警务调配效率。
百度的智能交通研判系统就充分发挥了其在交通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优势,利用路况、轨迹等超大规模实时多维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对交通运行动态进行全方位监测和评估。交通态势监控和研判一方面可以为交警提供拥堵报警、拥堵排名和道路检测等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路况分析、交通预测等,帮助交警治理拥堵问题。在今年5月18日的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期间,廊坊接入了百度地图实时路况,一周时间内完成城市所有LED诱导屏幕发布,应用交通流量可视化帮助该城市分流车辆,解决了交通拥堵问题。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谈到智能交通一定要是AI思维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AI思维是用全量实时的数据来感知交通实际情况,城市每一辆车所在具体位置,每一个红绿灯口有多少辆车,这些车移动的方向等等。通过对这些情况进行全局调整,可以大幅度提升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这正体现出了一种主动管理的智能交通治理思维,在未来会越来越主流。
2. 出行服务:基于个性化推荐,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个性化出现的本质是因为供给侧丰富——资讯负载变大所以有了千人千面的信息流,出行服务如今正变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更加强烈。
近年来就兴起了网约车、共享单车,对城市原有出行系统形成了有力补充,前几天百度和长沙达成合作共建“自动驾驶之城”时宣布,计划推出国内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预计2019年规模达到100辆。此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增加轨道交通、城际轨道、BRT自动公交等交通方式。
智能交通系统会建立公共交通全景式交通信息平台和个性化交通服务。
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用户在出发之前就可以获得最优出行路径、出行事件、交通拥堵情况等一系列信息;在出行中,智能信息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反馈道路实时状况,让用户可以实时调整路线。
定制化的交通服务依托于手机终端、智能诱导屏、智能车辆,根据用户的出行行为建立相应的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建立用户兴趣模型,提供最能满足其兴趣的个性化出行信息。
今年6月,百度智能交通上线了“百度智能诱导系统发布平台2.0”,该平台集成了一站式的诱导屏底板设计、制作和发布流程,可提高道路诱导屏信息发布的效率,可以帮助驾驶者及时准确了解前方道路拥堵情况,及时调整到合理的行车路线,目前该平台已经支撑北京、武汉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共计600多块道路诱导屏信息发布,成为国内各大城市首选的交通诱导解决方案。
3. 人车交互:人车智能交互,智能汽车将普及
《AI+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指出,高度智能化的可互动运载工具会成为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核心,可互动的运载系统具备多个AI的核心能力,比如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疲劳检测等。
人与车智能交互,意味着汽车都会变得智能化,存量汽车可以通过车载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方式与司机乘客智能交互,汽车新物种出厂就会自带智能交互能力。
百度很早就认识到这一趋势,Apollo智能驾驶平台早已整合智能语音、人脸识别、疲劳检测等技术,并开放给各大汽车厂商。
百度还打造了小度车载OS交互系统,搭载了小度的智能车载解决方案让传统汽车更加智能化,通过语音交互,用户可以直接接收路况实时导航、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各类功能。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还发布了一款车载智能硬件:智能语音车载支架,其可以满足现存大多数汽车与用户的智能交互需求,一经开售就被抢光,有望成为网红款智能硬件。
4.车路协同:道路智能,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全掌握
《AI+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认为,未来通过遍布于车辆周身的激光雷达和各类传感装置,汽车可以不间断,全方位的探测周围环境,相比于人类,不会出现视觉盲区,探测精度也更高。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通常是依靠埋在道路上的线圈,安装成本高且极容易损坏,同时给数据精度也不高。随着车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视频数据成为重要的数据来源,随着智能驾驶车辆的普及,车辆数据的采集会变得更加精准。
搭载了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模块的交通设备,实现了对设施运行状态及采集信息质量的智能感知和处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就能自动报警,提醒相关设备的保障人员,自动生成处置方案并对影响范围及程度进行评估。
正如李彦宏在今天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所说,智能交通光有智能的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能的路,这就是百度正在推进的车路协同,百度已提供了业内首个开源方案,该方案一开始就与Apollo自动驾驶在车端的成熟生态无缝对接,成为整合车端和路侧的车路协同开源方案,车路协同是让汽车与道路为主体的外界交通环境通信——包括车、人、路。与此同时,基于车路协同,汽车与汽车之间,不同道路设施间、行人与汽车间都会建立连接,互联互通。
车路协同是无人车普及的先决条件,深耕无人车多年的百度自然不会错过车路协同的技术研发。百度通过开源自己的车路协同方案,分享在大量道路测试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一定程度上解决通信厂商不了解无人车需求、无人车厂商没能力搭建通信服务的窘境。2017年,百度Apollo与中国电信、大唐电信合作,在北京开展了车路协同的相关测试。今年,百度Apollo与新石器合作量产的自动驾驶物流车中实现了红绿灯识别的车路协同方案。
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副总裁李震宇为大家分享了Apollo车路协同的最新进展:目前,车路协同已经为三大典型应用场景提供了解决方案:在高速路上,助力汽车快速完成自动驾驶升级;停车场里,让汽车“自主泊车”无压力;在城市,全域无盲区出租车队推动无人驾驶时代提前驶进大众生活。
5.自动驾驶:发展迅速,大规模商用短期内难以实现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和交通结合后的新兴产物,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应用。1925年第一辆无人车在美国上路,到今天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Apollo”实现量产,发展迅速,但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依旧十分崎岖,目前安全和政策等问题制约着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用,特别是Uber无人车事故导致死亡这样的事件,也给整个行业蒙上一层阴霾。
不过,就像登月很困难阿波罗团队最终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留下脚印一样,无人车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最终自动驾驶一定会成为现实,给人们带来最安全、最高效和最舒服的出行和运输体验。正是秉持这一愿景,百度一直在战略布局无人车,并且启动Apollo开放计划吸引社会力量一起来加速无人车时代的到来,从去年7月正式发布以来,Apollo已聚集131个合作伙伴,涉及到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汽车主机厂、OEM、Tier1、核心供应商、出行服务商、造车新势力等玩家,今天Apollo生态再次迎来重量级成员:国际汽车巨头沃尔沃。
百度无人车的进展也比所有人预期的快,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与金龙客车合作的“阿波龙”无人车已经下线并且应用到多个城市甚至东渡日本,今天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宣布百度与红旗联合研发的首款L4无人车将在2019年底实现小批量量产,在2020年实现大批量生产。
从模式上来看,Apollo跟Android很像,正是因为开放车企才愿意跟百度Apollo合作——当GoogleWaymo决定运营自有无人出租车队时,出行服务商跟它合作的意愿就会降低,因为有竞争。
不过,在做法上Apollo与Android却不一样,汽车要智能化,要实现自动驾驶,不是靠一个系统可以实现的,从车辆到系统到传感器到高精地图到云服务有着非常复杂的要求,汽车产业本身也比手机产业要复杂很多,产业链特别长,垂直行业特别多,车企性质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诉求,所以Apollo给自己的定位不是纯技术平台,而是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提供从L1-L5的完整的自动智能驾驶方案。
事实上,百度今年以来大力推进车路协同落地,正是在搭建智能的车的同时铺设智能的路的举措,一切都在为无人车走上所有马路而努力,而最终愿景则是实现真正的智能交通,无人车将是智能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