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代发包收录,纯手工外链代发就找老客外链吧

站长新闻

您的位置:老客外链吧 > 站长新闻 >

故宫里那些被忽视的数字和颜色,它们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文章来源:汉白玉产地 作者:老铁外链 人气:13 时间2022-08-12 10:37:09

古代帝王对数字的考究

行走于故宫,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红墙黄瓦的宏伟建筑,但很少会关注脚下由汉白玉石或城砖铺就的地面。其实,从午门到太和殿,这条御路上汉白玉石头的数量非常有讲究:从午门门洞穿过来,到太和门前金水桥最南端,御路上的汉白玉石一共是十八块,而从金水桥北端到太和门前,则一共有三十六块汉白玉石,正好是前者的两倍。


太和门广场 TAKEFOTO供图

另外,从太和殿北侧丹陛下开始,一直到太和殿的丹陛下,御路石一共有五十五块,这个数字或许并不是随意设置——它是一到十这十个数的和,古人对五十五这个数有过这样的解释:“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注——将天数一三五七九加起来为二十五,将地数二四六八十加起来为三十),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周易》),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从这个数演变而来。

笔者近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现象,北京中轴线直线总长度为7.8公里,而这个数字不止一次出现在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规划中。例如嘉靖年间修建的朝日坛和夕月坛,两处神坛坛台的中心点,如果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其长度是7.8公里;如果把永乐年间兴建的合祀天地的大祀殿(今天坛祈年殿)和嘉靖年间修建的方泽坛坛台中心点进行连线,直线长度也接近7.8公里。天与地、日与月,互相之间的连线竟然都和中轴线的长度接近,可见嘉靖皇帝在设计郊坛时候的用心。


北京城里的各种轴线 杨征 绘

如果沿着这个思路,再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从祈年殿(明堂,祭祀天地的场所)引一条直线,经太庙享殿、故宫太和殿(明奉天殿,嘉靖时改皇极殿)、大高玄殿乾元阁(乾元阁为两层建筑,一层为坤贞宇)到内城西北德胜门,这条线也接近7.8公里;广安门和广渠门之间,北安门分别到右安门、左安门之间的三条轴线,也几乎都是7.8公里。7.8公里相当于4900步,古人曾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虽然对这种说法有多种解读,但四十九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

上述发现只是笔者的“突发奇想”,还有待更多史料的论证。笔者举这些例子也是想说明,古人关于北京城的设计理念,还有很多“密码”需要如今的人们去破解。

琉璃瓦:颜色和数量区分等级

太和殿屋脊上的脊兽,是很多游客都会关注到的一个信息点:它突破了“九”这个最大数字的限制,置放了十件瑞兽,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孤例。而说起故宫的琉璃瓦,有太多值得品味的细节了,在此笔者和大家分享几个有意思的关注点。

首先是琉璃瓦的颜色。行走在故宫的中轴线上,所见到的主体建筑都是覆以黄色琉璃瓦的,这主要是用以突显出皇家的气派和威严。不过细看故宫东西两侧的建筑群,在琉璃颜色的使用上就不太一样了。位于外东路的文华殿小院,最后一进是一座二层楼阁,名为文渊阁,这里也是清代储藏四库全书的场所。其上所覆盖的琉璃瓦便是黑色为主,并配上绿色的“镶边”,这也就是常说的“绿剪边”。

琉璃瓦的黑色,与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之说有莫大关系。黑色在五行文化里面代表的是水元素,文渊阁是皇家重要的藏书场所,因此便采用了这个颜色,以期能够起到防火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于物质的一种极为朴素的认知。

除此之外,通过中轴线东西对称的文华殿和武英殿两个小院作对比,还能发现古代建筑礼制上的诸多细节。武英殿前有金水河流过,金水河上架设了三座桥梁,而文华殿则没有这样的“待遇”:金水河只是和小院西南角擦了个边,上面也有一座桥,还只有一半桥栏板。武英殿前的武英门,御路石雕为二龙戏珠,并且台基上设置有栏板石,而文华门非但没有栏板石,就连御路石雕也没有龙的影子,只是采用了“三元”图案,用三组类似云纹的图案来象征岁、月、时之始。究其原因,是因为武英殿最初设置的功能,是皇帝专用的斋戒场所,而文华殿则是太子专用,其规制相应要低一些。

其次是琉璃瓦的款识。在交泰殿两侧台基的边沿以及台阶两侧,人们能看到用黄绿相间的琉璃砖砌筑的透风灯笼墙。正因为它是“透风”的,所以能从这些孔隙中看到琉璃砖上的款识,上面非常楚楚地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嘉庆三年,官窑敬造”。这些款识后面其实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交泰殿两侧台基琉璃砖上的款识

如今所见到的乾清宫和交泰殿,都是在嘉庆二年(1797年)那场火灾之后重新建造的。当时这场火灾是由于值班太监管理火源上的疏忽而导致,直接后果就是将乾清宫及其附属的昭仁殿、宏德殿以及乾清宫后的交泰殿全部烧毁。昭仁殿中乾隆皇帝花了一生心血所收录的历代古籍珍本被付之一炬。所幸救火人员还算动作敏捷,将交泰殿内皇帝的二十五方宝玺都抢了出来。乾清宫和交泰殿两座大殿的重建耗费了一年的时间,而这些有款识的琉璃砖,也正是此次重建过程中启用的,它们成了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后宫布局之谜

参观完前朝的三大殿,站在保和殿后的高大台基上,整个后宫可以在此一览无余。其中东六宫东北角的景阳宫和西六宫西北角的咸福宫正殿采用了庑殿顶,也令不少游人顿生疑惑。

从故宫的平面图不难看出,咸福宫、景阳宫和明代皇后居住的宫殿坤宁宫组成了一个倒着的“品”字形结构。这和皇帝专用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及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形成“品”字形布局非常类似,因此不难看出这两座宫殿内居住的应该是地位比较高的妃嫔。


咸福宫

明初并没有设置“皇贵妃”这个头衔,明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宣宗皇帝的孙贵妃,后来她也成为皇帝的继任皇后。景阳宫和咸福宫的这种高规制,不排除是在紫禁城设计之初,皇帝为妃嫔中可能出现较高地位者这种情况而做的预留。


景阳宫

另外笔者猜测,如今的东西六宫在明初时或许是东西各有九座宫院,形成九宫格的布局,即“东西九宫”。这样一来景阳宫和咸福宫便都分别位于九座宫院的“坤”位,对于后宫来讲,这无疑是最尊贵的位置了。

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东西六宫北侧、御花园东西两侧,明清两代各有五组院落,因其大体方位在乾清宫两侧而被称为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很多人看来,这两座建筑群合起来对应“十天干”,东西六宫合起来正好对应“十二地支”。不过这可能多是后世的附会。因为这两组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乾隆皇帝将自己曾经的“潜龙邸”乾西五所进行了大规模拆改后,已经基本看不出原有格局了,乾东五所保存尚好,原有格局基本还在。

再往前追溯,史料记载上的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在明初最早规划时,分别是乾东七所和乾西七所。这种说法首见于明初大臣杨荣所作《皇都大一统赋》,在描述竣工不久的北京紫禁城时有“六宫具陈,七所在列”之语。六宫无疑指的是东西六宫,而此处的七所,便是乾东七所和乾西七所。类似的说法在《明实录》中也有相关记载。孝宗实录载弘治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大学士刘健以火灾发生过于频繁警示弘治皇帝,其中就谈到了“乾清宫西七所火”,说明在弘治朝这里仍然维系着明初的格局,其拆毁年代有说法指出毁于世宗嘉靖年间,也有说法是毁于神宗万历年间。

宁寿宫:宫廷和园林建筑的总结之作

中国历史上的“太上皇”并不算太多,第一位当属刘邦的父亲刘老太公,当了太上皇之后的老爷子很怀念故乡沛郡丰邑的一草一木,刘邦在长安城边上给自己的父亲修了一座新丰邑。此后唐代李世民专门为太上皇李渊兴建永安宫,即后来的大明宫。南宋高宗禅让后兴建了德寿宫作为自己日常起居之所。明代唯一的一位太上皇英宗皇帝所居的“南内”实际上是弟弟景泰皇帝给他设置的一处囚禁场所,不能算是太上皇宫。时至今日唯一幸存下来的太上皇宫,就要数紫禁城内的宁寿宫了:乾隆皇帝即位后许诺如果自己能够在位60年即将皇位传给子孙,自己去做太上皇帝。

宁寿宫在明代和清代早期本是太后或太妃们的居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乾隆皇帝在自己年过六旬之际,开始将这座宫院改建为未来的太上皇宫。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基本建成。纵观宁寿宫全宫,大概可以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来进行划分,但从细节上来看,当初设计的理念和内涵,还有很多有意思之处。

首先说宁寿宫的中轴线,如果从第一道大门皇极门开始算起,经过皇极殿、宁寿宫、养性门、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和景琪阁,一共是九座建筑物,这正好与前面的九龙壁遥相呼应。而从礼制上说,皇极门这座看似普通的琉璃砖门,其实是一座微缩版的午门,而其后的宁寿门和皇极殿,则对应太和门和太和殿,宁寿宫作为萨满教祭祀场所则对应坤宁宫。


宁寿宫九龙壁

宁寿宫之后便是太上皇宫的后半部分了,后半部分共分为中、东、西三路,模拟紫禁城乾清宫院落和东西六宫格局。后院西路的建筑中,还有很多奇妙布局,从衍琪门到古华轩、遂初堂、翠赏楼、符望阁和倦勤斋,共有六座建筑,这六座建筑并非随意安排,它们非常符合传统文化中“乾卦六爻”的概念:符望阁是“飞龙在天”,其建筑高度为整个西路的制高点,倦勤斋为“亢龙有悔”,寓为归正养老之意;翠赏楼是“或跃在渊”,因此其南北各设置一座亭子……

当然宁寿宫也还有很多细节有待于人们的发现和探索,比如其乐寿堂和周边建筑布局与圆明园的含经堂非常类似,符望阁也可看做是建福宫花园延春阁的再造等。整个宁寿宫是乾隆皇帝对于宫廷和园林建筑的一个总结性作品,体现着他终极的建筑设计理念,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
上一篇:你知道吗,皇陵石刻是怎样运来的? 下一篇:没有了

联系我们

在线服务 外链咨询 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juxia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