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代发包收录,纯手工外链代发就找老客外链吧

站长新闻

您的位置:老客外链吧 > 站长新闻 > 互联网 >

温州老板身背20亿巨债,依然东山再起!!

文章来源:老客SEO 作者:老客SEO 人气:10 时间2019-10-21 23:19:55

来源:信仰的力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胡福林

(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

胡福林,196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93年成立温州信泰光学有限公司,现任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

他曾经风光无限,被称为“眼镜大王”,身上环绕着各种耀眼的光环,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市人大代表、信泰集团董事长,首任温州华商会会长等等;

他也曾从事业的高峰重重跌下,身背20亿巨债出走美国。他就是信泰集团创始人胡福林。

出走20天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

温州日报头版用很大很粗的字做了标题:“信心有了,离恐慌就远了”,又注了一段小字:——出走20天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昨日回温接受本报专访。

记者原文开头写到:信泰风波起于9月21日,当日,一则关于温州最大眼镜企业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欠款20亿出走美国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随后该消息在微博上以爆炸性速度被网民转发评论,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从小当学徒

和无数温州知名企业家一样,胡福林的成长始于学徒。

他的创业是一个典型的温州企业的奋斗故事,从眼镜店学徒,到眼镜大王;从永嘉楠溪江畔的小小的家庭作坊走出来,收购国际知名眼镜品牌。他的目标是亚洲第一,百年老店。

1964年,胡福林出生在温州,父亲开了一家眼镜批发店。或许是受到这样氛围的熏陶,胡福林相对于其他同龄孩子在经商这件事情中早熟得多。

从中学开始,胡福林就帮着父亲打理眼镜批发店的生意,凭借着胆识和聪明,小小年纪却显现出了商业天赋。

胡福林对自己身上这种温州人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很是自豪。而事实上,读中学时,胡福林的读书成绩名列前茅。但他却很少把课余时间用在学习上,反而是经常呆在父亲的眼镜店里帮忙。

创业开厂

1985年,21岁的胡福林正式接手父亲的眼镜批发作坊。这一年,《解放日报》正式提出“温州模式”的概念。也是这一年,南存辉和胡成中成为合伙人,而王振滔才刚刚做起皮鞋的推销。

仅仅两年后,胡福林租了一个厂房,开了平生第一个工厂。当年他借了10万元买了300平方米的民房,办了一个200多人的眼镜加工厂。

凭着温州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创业精神,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2点以后,基本上每晚只睡5个小时。尽管辛苦,但胡福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同行的眼中,胡福林不仅有生意头脑,而且公司员工的待遇也十分不错。在信泰集团的工厂,专门给双职工安排了“夫妻房”宿舍,一间房20多平方米,热水器、空调、电视一应俱全,月租只要200元,老员工可以免租金。而如果想在厂四周找一间同等条件的屋子,租金至少要400到500元。

不仅如此,对于产品的质量,胡福林也十分看重。有一次,因为有一个批次的部分眼镜有些问题,胡福林便把整批眼镜销毁掉。随着眼镜厂初具规模,胡福林在事业上仍亲力亲为,很多二十年老员工现今还亲切称呼他为“老师”。

正是凭借温州人特有的商业思维,胡福林的眼镜厂越做越大。

目标亚洲第一

1993年,胡福林成立了温州信泰光学有限公司,主要为国外客户贴牌生产。同年,因为外贸业务扩大的需要,信泰在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征了7亩土地建了标准厂房,建立了信泰集团的前身。

1994年,信泰注册了“海豚”商标;1997年“海豚”品牌在香港打出了知名度。随后10年,“海豚”太阳镜获得多项荣誉,至今仍是全国最知名的眼镜品牌。

2002年,信泰在靠近火车南站的娄桥征地120亩,准备打造眼镜名牌制造业王国。同年在金华又征地100亩,做外贸基地,出口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轻工产品,继续扩大轻工业产业投入。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业,直到2006年,可以说,在眼镜行业内,一切都是顺风顺水。”

彼时,胡福林是温州市人大代表和浙江省政协委员,并且任温州华商会会长,无论是事业和荣誉,都攀上了一个巅峰。

逆势行走

顶峰时期,信泰集团眼镜年产量平均达到2000万副,并且拥有完整的眼镜生产链。自主品牌“海豚眼镜”经过十余年的风雨磨练,迅速成为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太阳镜品牌,同时也是温州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眼镜品牌。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胡福林满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信泰集团却逆势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先后投资6亿元组建了4家光伏企业,同时引进了私募投资,意欲在香港上市。原先鼎力支持的妻子此时也开始反对胡福林在新能源行业的投资。

“当时,我完全被虚幻远景迷惑了。妻子恐惧了,极力反对。两人经常为生意上的事争吵不休,多年恩爱夫妻感情受到了伤害。最后,我宁愿离婚也要完成所谓个人梦想。

到了2011年6月份,胡福林终于感觉到危险。“温州民间借贷逐步趋紧,只收不借了,而且再高的利率也不一定能借到钱,我想我的资金链可能随时会断掉。”

此时,距离失败仅一步之遥。

被迫离开

在新能源押下重注的胡福林迎来了拐点。

2011年9月20日,因银行连续的还贷及下一笔的两千多万元实在无法调剂过来,这边欠民间一千多万的债权人也天天上门讨债。那种天天为钱发愁,每日每夜被钱所困扰的状态下,胡福林已身心疲惫、筋疲力尽,前途一片灰暗。

19号晚上,胡福林连夜赶往上海浦东机场,买了一张9月20日11:15去纽约的往返机票。

到了美国之后,他出走的消息,美国的报纸都已经争相在报道。“媒体报道说我"跑路"的时候带走了20亿元,其实我身上就只有2000美金。”

一天之后,在信泰集团的厂房里,闻讯而来的前来讨债的供货商和民间借贷的债权人把信泰集团总部挤得满满当当。

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胡福林的“出走”引发了温州诸多企业的一系列连环危机,部分与信泰互保企业面临倒闭境地,而上下游的供货商则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假若危机进一步加重,温州眼镜行业将面临倒闭潮。

在温州,像这样欠债、一夜之间陷入低谷的企业家不少,很多企业主离境后再也不见踪影,或者就是走上三十多层高的大楼,一跃而下,结束生命。

重拾信心

2011年10月10日,不出预料,胡福林重回温州的消息又像他离开时那样蔓延开来。

但是这次回来,身上背负的是温州的信誉、浙商的声誉和领导的期盼,他不敢偷懒。

十天后,信泰集团下属的眼镜企业首先恢复生产。十三天后,瓯海法院裁定受理信泰集团的重整申请。胡福林记得很清楚,法院受理时,400多名债权人共申报了近15亿元债权。

在举行信泰集团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胡福林两次起身致歉。经过多方调研和政府协助,胡福林最终确定改建一个皮革鞋料专业批发市场。

热心公益

在胡福林的内心深处,信仰是爱,是慈善的化身,“如果你有了爱,有做慈善的心,你会想到如何让企业好好地活下来,而不是自己赚多少钱,可是这些我后来才知道。”胡福林领悟到。

如今,很多人依然问胡福林,如何把企业做好时,他给出的首选答案是守住本业。企业家们一直在问,答案为什么不是转型。胡福林像一位资深的讲师,他说,一家企业在不亏本的情况下想多赚钱,以前的想法是赶快转型,说白了就是转行,可是越转越危险。

而一家企业如果追求社会公益性,把20%到30%的利润投身于公益,那么企业不会在员工福利和产品质量上出问题。这是胡福林回来后的体会,他正在努力,身边的企业家们也都跟着他继续往前走。

从出走到回归,从失落、沮丧到重拾信心,担下20亿债务,打造皮革鞋料市场,力图重振信泰。

曾经的企业家,现在的帮扶讲师,他用信仰拯救了自己的心灵,建立信心,用爱去重新思考人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点化那些仍在迷茫的企业家,以免重蹈覆辙。

他的重生是在爱的熏陶中成长,这或许就是温州人重新爬起的精神。

联系我们

在线服务 外链咨询 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juxia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