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权稀释?如何正确稀释?股权稀释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什么叫股权稀释?
股权稀释,有两个层面上的理解。
一是企业增发股份,导致原持股股东手里的股份占比降低,股权被稀释,原持股股东一般指的就是创始人团队。
例如,一家创业公司有两个创始人,A持有60%股权,B持有40%股权。公司在天使轮融资1000万,给到投资人10%的股权。那么融资后,A的股权就变成了60%*90%=54%,B的股权就变成了40%*90%=36%,被稀释的就是投资人拿走的那部分。
二是当公司追加投资时,后期投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投资者,或者产生配股,转增红股而没有相应的资产注入时,前期投资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值就被稀释了。
对于企业来说,在融资扩大的发展过程中,股权稀释是必须的,合理的进行股权稀释,也能实现股东和企业的双赢。
对于创始人来说,股权稀释意味着投票权比例的减少,但是持有股权的价值在稀释前后是否减少,关键取决于稀释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
如何合理进行股权稀释?
首先,公司向外融资,创业者要有一定的原则,坚持一定的控制权。特别是前期,创始人对公司要有绝对控制权。
一般来说在天使轮,尽管股权比例与投资方的项目估值以及投资额挂钩,但是创业者不宜出让过多的股权,一般应保持在10%左右。
其次,对于股权分配的设计,要考虑到后期进行股权激励以及后续新投资人加入的股权需求,综合考虑来确定股权分配的比例。
股权稀释有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对内,股权可以用来激励核心员工,对外,可以用来换取投资人的资金。
举个例子,假设公司初期估值1000万元,创始人有100%的股权,那么这些股权就值1000万元;
◆ 如果稀释20%的股份给到员工,做好股权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如果公司的业绩提高了,公司的估值也就相应提高。假设提高到估值5000万,那么创始人手里剩下的80%股权就价值4000万,同时员工们也分到了1000万。
◆ 如果稀释20%的股权给到投资人,投资人以5000万元的估值,投资1000万元,占有20%的股权,公司获得资金,同时创始人股权的价值也就相应提高。
如果能做到股权分配合理,公司业绩做起来了,即使股权稀释,也会达到双赢的效果。
如何减少股权稀释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创业者来说,股权稀释带来的后果就是投票权比例缩小,后期甚至会慢慢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从服务过的项目经验来看,建议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保障控制权。
一、委托投票权
这是指公司部分股东通过协议约定,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如创始股东)行使。
如果投资人拒绝在有限合伙企业持股,那么可以让他们把投票权以书面形式委托给创始股东,收益权仍归投资人,同时提升创始人的控制权比例。
比如京东,根据京东的招股书,在京东发行上市前,京东有11家投资人将其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刘强东只持股20%左右,但是通过老虎基金、高瓴资本、今日资本以及腾讯等投资人的投票权委托,掌控了京东上市前过半数的投票权。
二、一致行动人
这是指通过协议约定,公司部分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在投资人拒绝委托投票权的情况下,创始股东之间,或者也可以加上投资人,就可以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在股东会上,行使股东权利时,签了协议的股东就可以做出相同的意见,来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比例,从而巩固在公司的控制地位。
三、通过有限合伙持股
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为普通合伙人(GP)和有限合伙人(LP)。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承担管理职能,而有限合伙人只是作为出资方,不参与企业管理。
采用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新增股东的持股平台,由创始人担任普通合伙人,掌握合伙企业的控制权,同时股东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权,而是把股东放在有限合伙里面,股东通过间接有限合伙间接持有股权。
这样的方式,创始人可以掌握控制权,分红则是按照每个人的出资比例来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控制权和收益权的平衡。
股权稀释后,创始人丢失控制权的后果?
2001年,新浪在美国上市的第二年,其创始人王志东被赶出董事会,失去对新浪的控制权;
2010年,1号店以80%股权为代价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后来,平安又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最终沃尔玛全资控股1号店,于刚离开;
2015年,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被扫地出门;
2016年,万科股权大战,创始人王石早在1988年就放弃了个人股权,因此当宝能一举成为最大股东,王石面临出局万科的窘境。
总的来说,股权稀释,最好的局面是达到股东与企业的双赢,但如果这个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随着不断稀释,创业者逐渐丧失了控制权,最终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股权稀释,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同时,也要科学合理的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