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健身仓,你离健身只有一步之遥
每天上下班,从地铁口进出,你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排排自行车整齐有序的堆放在一起,赤橙黄绿,甚至还有彩虹的。自从共享单车火了,一股共享经济的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各种各样的“共享XX”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比如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共享男友、共享马扎。而这一次,我们要说的是共享健身仓。
在国内一线和二线的一些高档小区,共享健身仓已经逐渐成为小区健身区域的“标配”:一个占地几平米的小盒子似的空间里放置一台跑步机,配上空调、空气净化器和电视,通过类似小黄车一样的扫码操作即可进去跑步,按时间收费。每到了晚上下班时间,就会有一些年轻人在里面跑步。
那么“共享健身仓”的想法又是从何而来?据调研发现95%的人有运动需求,但户外环境给运动带来诸多不便,而持有健身卡的人只有10%,能坚持去健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时间成本太高占绝大多数。因此“共享健身仓”的创始人便萌发了把室内运动搬进小区,打造一个“5分钟运动圈”的想法,不仅能满足运动爱好者的需求,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不同人群的需求呼声逐渐扩大,共享健身仓也由原来的小盒子升级成了“集装箱”,增添了更多的健身器械。
1、方便快捷,近距离健身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能就近完成自己的运动目标,是绝不会舍近求远的。尤其对于上班族,拥有自己的时间尤其宝贵,更不愿意浪费在去健身房的路上。
2、“按时收费”,门槛低,负担小
对于普通的上班族和学生群体,动辄几千上万的会员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况且,办了年卡也不知道能去几次,这种不确定性无疑加剧了他们对“共享健身仓”这样一种模式的需求。
3、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
追求潮流,追逐新奇。当传统的健身房以这样一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年轻人是很乐意去尝试这种新东西的,当年轻人的目光被吸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抓住了市场。
4、管理方便,运营成本低
不同于传统健身房需要大量人员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共享健身仓”的管理更多是依靠网络和智能化设备,运营上则免去了大部分的人员支出。
作为原有健身体系的一个补充似的存在,“共享健身仓”确实解决了市场上部分用户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其市场潜力,但是我们应该也要看到其不足之处。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用户体验,毕竟在一个几平米的逼仄空间里运动想必谁也不太舒服,其次,安全问题一定要得到充分保障。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共享健身仓”如小黄车一样遍布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